本书是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人生、社会和自我,有关个人奋斗的理性分析著作。作者把它写给自己,也写给需要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的有志青年,尤其是出身平凡但努力向上的年轻人。作者从行为积累的角度谈好人生应如何步步实现,阐述了人不应在任何时间段将自己定型,而要不断成长,唯有把自我价值与社会、时代联系起来,才能走出小我,与更广阔人间对接的观点。
「打破自我的标签」读后感 心得体会
这本书我是三刷了。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除了农夫般的体力和纯朴心智之外没有其他的社会资本。成长道路上也没有真正的人生导师,在大学的时候经常感叹我该如何存在,和身边的同龄人比起来毫无优势。也没有就读名牌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地方高校。属于平均数以下的当代青年。
大概在2012年也就是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正真的密集的阅读,书籍打开了一扇门,我的心态也阳光了很多。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最喜欢读的作品是《论持久战》,我知道这一生就是要在现有的条件下获得幸福生活。这个道路也许漫长,但并不是不可及的,那个时候开始我认为,恋爱,结婚,房子,车子这些不再是奢侈品,他们像食堂的碗筷一样是生活的基本必需品。所以不是值不值得拥有的问题,这些我必须拥有。
毛泽东思想一直是我的指导思想。本科毕业选择读研究生,是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研究生毕业在通往面试的地铁上我还在阅读毛泽东选集。也许他最大的启发是要认识自己的现实。用教科书上的话说,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因为困惑过所以也看过一些心理学的书籍,特别是认知心理学方面的。这就接触到阳志平老师,从他那里我知道了积极心理学以及本书的作者:哲学博士,GRE教师陈虎平。
《打破自我的标签》这本书关于个人奋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写的很具体,在我看来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应用的现实版,尽管里面更多的是借助心理学术语在描述。
关于奋斗,成长,情绪,友情,家庭经营,社会认知,遇见大我,很多地方说出了我的感受。也许后半部分理论多一些,但是关于自我的探讨是必要的,作者本身是学哲学的,也算得心应手。
现在我已经进入职场两年了,书里面选择好的学校以及时间源头的城市我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但是关于动力方向与技术的论述以及走出小我为行业地域做贡献的讨论很是触动我心。在一个职位上做两年是需要格局打开,走出新的天地,不断打破自我的标签。
什么才是真的自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打破自我的标签」读后感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