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本书蕴藏了其短暂一生的种种遭遇和内心的迷茫挣扎。即使时移世易,最深的绝望依旧源自内心的迷茫,而这种迷茫和彷徨几乎贯穿了太宰治以及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因此,本书是一部残酷而永恒的青春文学。只是,在迷茫的灵魂破碎之后,有人选择在喧嚣中继续生命,而太宰治诗意地离去了。从他的作品中,你可以读懂曾经的彷徨与绝望,看到我们内心那个懦弱而又渴望实现的自我。
「人间失格」读后感 心得体会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太宰治的《人间失格》。
之前那本阅文集团出版的《人间失格》,听完、看完各一遍。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中间转去看了两个版本的《 菊与刀》,多少了解了一些日本文化。
同上一本一样,这本名为《人间失格》的书,也是太宰治的小说集,只是收集的篇幅和上一本不完全一样。我主要看了与上一本里没有的那几篇。
有人猜测,太宰治只是借寻死向家人示威,而不是真的想死。
但是,在《维庸之妻》中,太宰治说:
“我虽说有些自命不凡,其实想死想得不得了。我自打出生起,便一直在想着死。为了身边的人,我还是死了比较好,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我总是死不了,有股奇怪的力量,就像恐怖的神灵般,总是在阻止我寻死。”有人说:“怜悯他吧,他在书中背负了我们的痛苦。”
但在《纸鹤》中,太宰治说:
我不妨说得更清楚些:我的作品只为我自己而写。你若还有点头脑,应对我的这种态度嗤之以鼻。若是笑不出的话,请改掉你那故作聪明、满口胡言的毛病。我正是为了羞辱你才写的这篇小说。尽管这题材也会令我蒙羞,可我绝不会乞求你的怜悯。我只是想站在比你高的立场,用人类无尽的苦恼给你一记结实的耳光。太宰治有他的倔强和自命清高。
太宰治原来是惧怕孤独的:
最令人畏惧的事莫过于孤独,若能与人聊天就好了。在《秋风记》里,他说:
若是有必须死的缘由,请对我言明。或许我不能帮上什么,但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哪怕一天只说一句话,说一个月或两个月都好。跟我一起去旅行吧。若仍是寻不到活着的目标,不,即使如此也不能独自去死。到那时,就和我、和大家一起死吧。遭遗弃之人太过可怜。君可知,弃民之爱深几许。又说:
像我这种男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都还想活得漂亮些。太宰治害怕孤独,所以他才要与别人“殉情”。他从21岁第一次自杀未遂,到39岁终于自杀成功。在这期间的18年里,据说曾五次试图自杀。其中,三次是所谓殉情。或许他所殉的只是自己的悲情,而并非他与情人的恋情吧(在《人间失格》中,主人公甚至不记得和他一起殉情而死的女子的名字)。他只是想找一个同路人一起去死罢了。
然而,死难道真是最后的终结吗?
《哈姆雷特》说:“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间失格」读后感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