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

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

作者:李谨伯

《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为丹道高人李谨伯老先生数十年修道方法的真传,指导人们如何具体修道,以达到健康长寿,开发潜在功能,生发智慧,最终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李谨伯老先生年届九旬依然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健步如飞,可见其修道体悟真实不虚。若能按照李老的指导如实去修,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

问答

学生:李老,我平时习惯了弯腰驼背,现在开始纠正,是不是很难?

李老:要是驼背很厉害了,就买一个背背佳,可以买大号的。上午戴两个小时,下午戴两个小时,不能整天戴。穿上背背佳把腰挺起来,这么放松坐着,慢慢地训练得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了,这样脊柱才能直。背驼一定要调整过来,不调整以后慢慢各种疾病就来了,这个很重要。

平时坐的时候,要有坐相。这个坐相的特点,就是鼻子微微回收一点,要收下巴藏喉,用下巴轻轻压住喉头,但头要正,这样,任脉会立刻打通,有似尿非尿的感觉。同时,收下巴,使玉枕窍打开,任脉开通,气沉丹田,不要向前翘。跳芭蕾舞、唱京剧的那些演员,一亮相,也是这样,把下巴往回微收。可是我们平常人不是这样,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所以要把腰直起来,让脊柱直立,就像下面这幅脊柱的图(见图)。通常人的脊柱是S型的,应该把它撑直;身体要放松,特别是颈要放松,如果颈僵硬,气必不通。不论佛家道家,在练功前都要求拉直脊柱,先使脊柱侧歪,或已半脱位,恢复原形。挺直,松开,气通,先练“晃海”。

学生:这个S型,实际上是不对的?

李老:这已经是弯曲的了,所以里面的神经都受到了压迫。我们修炼,讲究人身有各种“触觉”,道家佛家都讲有六十四种触。这个触是什么呢?就是当你修炼时候,你脊柱里的神经根受挤压开始要恢复了,共有六十四种恢复的感觉。比如身上发麻,这是你的胃经要恢复了;身上有痒的感觉,想抓想挠,这是你的肺经恢复了。我们常见的触有八种,就是冷、热、酸、麻、胀、痛、痒、蚁走感(蚁走感是肾经在慢慢恢复时的触感),这是最常见的。还有很多不常见的,有多少呢?多到六十四种。比如说突然感觉飘起来了,突然感觉沉到地下了,突然感觉自己大得像个巨人,突然感觉自己像个小孩,这些都是修炼的时候一种恢复反应。直起了腰,脊柱里的神经在解放的时候,它就有反应了——这在修炼里面就叫“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