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经典心理小说,2007年被拍成同名电影。当名医遇到哲学超人,演绎出心理咨询的诞生过程!初级心理咨询师推荐必读书目! 如诗般的语言,精心的故事设计,巧妙的编剧手法,其悬疑程度堪比《嫌疑人x的献身》。书中人物来自真实的历史:尼采、布雷尔、弗洛伊德和莎乐美,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从内容来说,本书探讨的话题涵盖面很广,你可以看到中年危机、女性意识、婚姻问题、操纵与索求、情绪勒索、自我探索、现实问题等话题,以及歇斯底里症、强迫性思想、偏头痛、焦虑等病征的描述。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好像是第一次给一本书五星好评吧里面的字字句句, 我都爱。本书看完后,尼采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我想我是懂他的,就好像我当初看人间失格,我懂叶藏一样。里面关于人性最深处的悲哀,我都感同身受,很多时候我问自己,我到底经历了什么?是天性敏感,抑或是我内心深处就是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时常觉得我体内仿佛住着两个人,一个热情似火,另一个冷若冰霜。但是他们又相处得非常和谐,丝毫不影响我的工作生活。关于人性,尼采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自私的,你对别人的付出,潜意识都是为了自我的出发,源于想支配人的一切,希望掌控别人的权力。我想他说出了我一直以来所认为却又不忍心说出来的话,但是我并不绝望,因为看透人性的本质等于做了最坏的心理准备,所以在后期相处中所能察觉到对方的一点善意,都会让我惊喜。也许这就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吧。然后是关于自我的抉择。尼采注定是个孤独的哲学家,不幸的童年,敏感的性情,不断遭受的背叛,最后他一路走,一路丢弃,先是物质,然后是人性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爱的能力,所以我自始自终觉得他像是一个犬儒主义者, 他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注定是曲高和寡。布雷尔医生代表着千千万万个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不管我们物质条件如何,我们都有普通人所有的烦恼,都有贪欲,都有侥幸心理,都爱幻想,都以为那一条你没有选择的路就是最好的。我们都恨不得可以改变人生的轨迹,把自己所能想象到的另一条路走一遍。我们都认为自己正在走的路布满荆棘,而另一条路花开成海。而事实上就是 ,生活它就是蝇营狗苟,远方的星辰大海如此吸引也正是因为触摸不到。我想,布雷尔到最后也终于明白了这一点。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最后我想说世界上的每个人,到最后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听不懂音乐的人都以为跳舞的人是疯了,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那些正确的路,唯一的路,其实根本不存在...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这本融心理学和哲学于一体的小说读完,我被尼采的存在主义哲学深深打动,“生活愉快的关键,在于先选择你所必须的,然后热爱你所选择的”这句话久久回荡在脑海。对于当下及未来的选择,我们应不惧压力和束缚,以最大程度的自由去选择和探究,“成为你的存在”。而过去的选择覆水难收,我们能做的唯有调整心态,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活真相之后还热爱生活。
小说在描绘名医布雷尔和超人尼采的多次精彩交锋中,穿插了布雷尔及其弟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运用,阐述了“症状是意义的信使,只有意义被理解了,症状才会消失”这一道理,提醒我们不仅是看病,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光是攻击症状而不去探索其背后隐藏的意义,只会是南辕北辙。
本书中的尼采和月亮和六便士中的高更有几分相像,二者都有一种为真理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以及甘于忍受孤独的超强意志力,是我特别佩服的人物。希望自己在思想格局、求知欲和心志上,能离大师更近一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