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5日,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女士因病去世,这本书是她对《西游记》最权威的解读!当年激情澎湃的她,立志要把名著《西游记》改编成雅俗共赏的电视剧,因此肩挑重任,与主创人员一起开始了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在选角、选景、拍摄过程中,出现了数都数不清的难事、趣事、神奇事,让人吃惊、担心、大笑、感动!这不仅仅是一本拍摄手记,更是杨洁导演等一代艺术家的铿锵人生,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乃至整个中国的时态变迁,读来感人,激人励志,振奋人心!
「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读后感 心得体会
86版《西游记》贯穿了我童年的整个假期。从黑白看到彩色,那一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至今在心中反复问答。
很久之前,在图书馆里看过《红楼梦》的拍摄纪念册,同样精心质量、上乘的一部剧,能看出不差钱。所以也就理所应当地以为,《西游记》也是顺顺当当拍摄出来的。在看到缺钱缺设备的艰苦、惊险的拍摄瞬间时,很后怕。
这部剧成就了所有人,但又何尝不是所有人成就了《西游记》在大众眼中的认同感呢?
现代的大导演中,我想,很难找到一个像杨洁导演一样的导演,多年阅读、观影所积攒的文学基础、审美高度,坚持自我的耿直性格和难得的那一份理想主义。
对戏剧的热情,让她敢下军令状,对文学、美学的学习追求,让她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西游记》,却又在此基础上赋予了各个人物更美的形象,让每一个主要人物在新的高度展现真善美的一面,八戒的好色居然有点可爱、悟空的妄为显得有点调皮,沙僧的木中更显出一份踏实,唐僧的弱中更多的是对弱者的垂怜。多少人爱上的是剧里塑造的师徒四人。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有些东西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那些场景无法重现,而是即便是同样的人,同样的事,也无法带着与当年同样的心境共同完成一部作品了。少了的那一份精神,也就少了观众的一份共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读后感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