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美国普利策奖、英国科普书奖!比尔·盖茨特别推荐作品!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另类阐释,东西方文明差异的独特审视;美国普利策奖、比尔·盖茨特别推荐作品。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是以今天这种面貌呈现,而非其他形式?为何越过大洋进行杀戮、征服和灭绝的,不是美洲、非洲的土著,而是欧洲人和亚洲人?各族群间的生活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对于现代人类、国家间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史学家往往存而不论,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为许多大家熟悉以及想当然的答案赋予了截然不同的含义。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与戴蒙德的其他两部著作《崩溃》、《第三种黑猩猩》一起堪称为“人类大历史”。本书在2005年国外原版的基础上修订出版,新增“日本人乃何许人也”一章。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即使蜚声世界的大作也难免泥沙俱下。有些虚胖,部分结论的推导逻辑也值得商榷。总之,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命运(这是本书的副标题)这个宏大命题时,我们还应期待更好的作品—-这是我的看法。在未察觉前,本书的读者已注定卷入一个只要分析宏观问题则必经的漩涡—-到底是用归纳法(归纳历史文献)还是演绎法(提出一个猜想并演绎)来揭示真理。两派在分析问题时各有优劣,而作者比较鲜明地采用了演绎法(前半部分有必要的归纳,后半部分则是在各个大洲上推演结论),却没有知会读者。这个问题先按下不表,首先简述一下全书的结论:地理差异️可驯化的动植物️集约型农业️人口基数大爆发️(培育出超级病菌+科技发现)️枪炮+病菌+钢铁(集齐龙珠)️吊打落后民族。作者通过欧洲吊打美洲(16世纪)、非洲内部混战(史前)等等案例得出,农耕民族相比狩猎民族具备更大的人口优势,也就等同于具备强大的战争优势。却毫无理由地对自己的历史选择性遗忘—-来自森林的日耳曼蛮族毁灭农耕罗马;游牧领袖阿提拉鞭打农耕欧洲;契丹牧民征服北宋,自身变为农耕辽国,却被渔猎民族女真灭国,女真经过农耕钝化后,国祚又拱手蒙古帝国。很不幸,这些农耕民族被虐打,人数优势抵不上精兵战术的案例都发生在欧亚之内,机智如作者,便将欧亚描述成了一个整体。内部差异不参与讨论。。。在论证阶段,只提供服从于结论的样本,读者顺着脉络看下去,当然只能得到跟作者一样的结论。这叫做瞒天过海,偏又能自圆其说。再回到归纳-演绎之争。演绎法总有个毛病:极容易因为作者的个人判断,过滤掉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开篇就是历史文献明摆着的问题例如匈奴VS汉朝,后金VS晚明,作者就不会很傻很天真(或者鸡贼又狡猾)的认为战斗力和人口数量始终处于线性关系。其他诸如大洲东西跨度决定技术传播难度论、超级病菌单向传播论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案例挑选不完全合理导致结论站不住脚的问题,时兴的说法叫做幸存者偏差。号称分析人类命运,却漏掉瞎眼可见的中国(增补的只言片语远远不够),也难以原谅。毕竟作者是动物学出身,进化,动植物基因分析乃至语言分布研究盖其所长,然历史类型研究寸有所短。个人观点是,本书略逊其声誉,还不失为前人的肩膀。作为一家之言足供后来者汲养。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GGS》,一本系统性的书,试图从根源上解释当今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问题,而且作者做到了。如果对人类史有些许兴趣,这是无法绕开的一本。
若是你与作者的朋友耶利一样对这世界的政治经济运作的层次有问题——为什么统治这世界的是西欧的白人而非非洲的黑人?另什么不是美洲的印地安人征服欧洲而是相反?各种历史发展必然的问题为什么只有同前社会这唯一的解?
书中大量翔实的生物、地理、历史等诸多方面的论据让人惊奇,观点也很鲜明,很唯物地告诉我们:当今社会在世界各地发展差异与人种无关,与他们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现在的社会的分化在几万年前就已经决定了。
直接抄用作者的原话: 我的主要结论是,不同社会之所以在不同大陆得到不同发展,原因在于大陆环境的差异,而非人类的生物差异。只有在能够积累粮食盈余的稠密定居人群中,也就是依赖公元前8500年左右出现的农业崛起作为粮食来源的人群中,才有可能诞生先进技术、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和其他复杂社会特征。然而,对于农业崛起至关重要的可驯化野生动植物物种在各个大陆的分布却极为不均。最有价值的可驯化野生物种只集中在全球9个狭窄的区域,这些地区也因而成为最早的农业故乡。这些地方的原住民由此获得了发展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先机。这些原住民的语言和基因,随同他们的牲口作物技术和书写体系,成了古代和现代世界的主宰。
书成于1997年,书中对日本单独开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涉猎颇多,论点多有偏差。文中对于为什么统治美洲的是欧洲而不是文化科技力量更为先进的中国?″作者的差答案从最优化分裂″角度解释。15世纪中国与欧洲的组织架构不同,分散的欧洲和太过统一完整的中国,对科技的接受不同,导致后来发展的轨道不同。
一本好书,虽然论述时稍微繁锁,值得看两遍,因为翻译实在太差了,一遍肯定无法完全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