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理论》问世于1911年,自从熊彼特明确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来,创新就成为经济学、管理学中被频繁引用的词汇。特别是在近几年,创新理论在全球大行其道,熊彼特也正在被重新发现,企业界几乎到了“言创新必称熊彼特”的程度。而今天,当我们阅读《经济发展理论》时,会发现熊彼特所具有的惊人的时代洞察力:从经济增长到结构性改革、从经济转型到宏观调控、从企业创新到企业家精神,新常态下,他为世界性经济衰退开出了治标治本的“药方”。
「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 心得体会
经济周期性衰退不一定就是经济危机,只有严重性衰退才能说是经济危机。经济衰退,也有经济总量减少和经济增速下滑之分。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并不一定就是经济本身的周期性规律,也有可能是政治、战争、金融风险、政策、法律等原因导致的。书中有提到——经济周期性衰退,是因为过度生产,供给大大超过了需求而导致的,而我认为,本质上是旧供给太多,而新供给不足,政府实时发布行业数据,以及政策倾斜和限制,大力支持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案。而技术大爆炸的时代——人工智能+自动化+无人技术+机器人+3D打印等,旧技能的劳动力同样也会过剩,但是今天和100年前不同,旧技能的劳动力几乎是不可能升级到新技能的,即使参加一些职业培训或者教育(马夫学习几个月能当上司机、而司机不可能学习几个月就当上无人驾驶技术工程师的)。所以,这一点,也会拖慢创业者和企业家推进新生产方式的进程,也会导致经济衰退,因为新技能的劳动力仍然太少,并且在旧技能劳动力市场也无法匹配企业的用工需求,一边是工厂用工荒,一边是找不到工作。旧生产方式的企业因为过度竞争,同时还受到新生产方式的企业冲击,没有利润、甚至亏损,自然工资低,低到无法满足劳动力的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案是——从小学到大学,普及对未来技术要求的学习,最困难的是,25~45岁的技能升级培训。熊彼特是有一套创新理论的,而我想补充的是,创新的产业重点和顺序——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现代化是最先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放在最后实现的,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因为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需要的农业劳动力就越少,如果没有工业来承接的话,失业的会越多。同理,发展到今天,工业越自动化,需要的工业劳动力总量就会越少,自动化技术劳动力的比例越来越高,需要的流水线工人会更加少,那么这时候需要大量的服务业来承接。这时候海南开始合法化更多的博彩业,似乎政府有意识到这一危机。我觉得还应该大力创新服务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