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沉睡的人鱼之家

作者:东野圭吾

如果推理小说一定要有死亡,这本书所触及的或许就是最残忍最令人绝望的一种情境。一起事件,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改变。仿佛跌入蛛网般绝望的挣扎,可这黑暗的尽头在哪里?世界还会有光亮吗?薰子放弃所有,坚持守护的这一切真的像想象的那样吗?我心里的可爱宝贝,却成了別人眼中骇人的怪物。他们说我把瑞穗当成玩具,說我在玩弄一个死去的人。我不懂,瑞穗明明还活着,他们为什么说她死了呢?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死亡是一个瞬间,其实死亡是一个过程。绝望的守护,遥远的念想,无尽的挣扎。当希望变成一种绝望,痛苦有如无边的黑暗吞噬人生。挑战人性与道德的界限,对人类心中之爱的终极考验。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再大的困难,都可用爱来克服,这些力量需要唤醒才会存在。也许只有深刻的体验过,人生才会有坚不可摧的希望。秉持这样的信念,读者陪着主角---薰子哭,陪着她迎接一波又一波的人生巨浪,感受到她与女兒瑞穗背后那股支撑的力量,一切都是缘于人世间最伟大的爱。

面对上天给予如此的艰难挑战,如何继续陪伴女儿走完剩余的人生,尽管感受到身为母亲的无奈、无助的痛苦。但她坚持让瑞穗像正常孩子般在“爱”中成长,相信孩子会在不同“爱”的路途上成长。

与其说这本书的內容是对抗不可抗拒的死亡,不如说是对生命和爱的礼赞。

-6-

每个人的一生中,会有不同的角色得去扮演,当你我无法放弃其中一种角色时,就得面临心中的挣扎与煎熬。

每个人未必都有被期待的方面,但大家都很努力,希望得到认同,希望被爱,希望被需要。我想,做抉择的当下是困难的,尤其面对关于生命这件事。

如果对象转换成自己年迈的父母呢?你会不会也同样无法做出決定?如果当医生说出可能是植物人、脑死或是建议气切的当下,身为儿女的我们除了不舍外,或许更担心一辈子卧床、或对痛苦的苟延残喘的不忍吧?面临痛苦的抉择时,你又该考量哪些方面?

或许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提早预做的人生功课。如果善终是对最后一段路美好的愿望,那对于亲人的不舍、亲朋好友的意见、家庭的经济能力,以及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资源等等。

这些都是五味杂陈的考量。或许所有无法做出决定的背后,都充满着未知的不安与不舍。你无法决定事情最后的结果,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別被悲伤和恐惧所蒙蔽,而忽略了平时看不到的小幸福,哪怕这只是很微小的喜悦。人的一生,其实是由每一天、每一刻所连接而成的。

如果担心未来,你确实会很痛苦。假如不希望生活被泪水淹没,就必须学会把握欢乐的当下,学会欣赏当下美丽的事物,学会享受当下美好的时刻。即使备受煎熬与苦难,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幸福和爱,勇敢地活下去。每一事件都会有不同观感,也会产生不同的论辩。

我们不需要用任何理由去说服不同意见的人。这个世界的意见不需要统一,求同存异即可。

最快乐的人,不一定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他们珍惜当下,无惧人生的每一项挑战。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为了让自己心安,把女儿的身体当成玩具”,这句十七个字组成的话,狠狠地抓了一把我的心,说真的,至今仍未能平息那由心底而起的惧惊。在所有人看来,母亲熏子是为了让女儿继续陪在自己身边而不接受瑞穗脑死的事实,那么问一句,天底下有多少母亲可以接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所以最后举着刀说要插进女儿心脏的熏子,只不过是寻找一种认同,若叶说等她成年一起照顾表姐,请不要杀了她。若叶是真心的,熏子才像解脱了一样说,“阿姨很期待这一天”……我其实觉得这一段把若叶过于成人化了,事故发生的时候她才不过一年级,孩子的负罪感在这里是否有点出乎年龄的实际情况……

熏子用新章房子的身份去帮助募捐,探望雪乃,和江藤夫妇门胁等人说的那一番关于捐献器官,日本的规定,再到后来告诉新章老师借用身份,我以为熏子已经开始有点不一样的想法,可是……并没有。那么这一段是为了后来梦见瑞穗,她终于放手做铺垫吗?

播磨先生那一问“那么现在躺在我家的是病人,还是尸体?”实在是另外一个亮点,其实从一开始的不接受,大家都跟熏子一样,以为这个面色红润像睡着了的女孩儿还活着,但慢慢地慢慢地开始接受瑞穗的死亡,然后是播磨先生,还有生人的反常,最后是熏子,一直走不出来的也是熏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吧。

不得不说,东野圭吾很厉害。这一个故事有很多关于人性和温暖的叙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