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奇谭集》收有五部短篇小说,分别为《偶然的旅人》、《哈纳莱伊湾》、《在可能找见的地方,无论哪里》、《天天移动的肾脏石块》和《品川猴》。五篇奇谭中最奇的是最后一篇《品川猴》。一个叫安藤瑞纪的年轻女子得了一种“忘名症”,每星期有一两次想不起自己的名字,几经周折,查明“忘名症”起因于一只猴……虽说是“奇谭”,但村上春树在小说中讨论的仍然是形而上的人生问题。谭通谈,奇谭即奇谈、奇闻之意。众所周知,村上小说的篇名大多声东击西,避实就虚,而这部短篇集却表里如一,果然是发生在东京的奇谭。
「东京奇谭集」读后感 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村上小说的篇名大多声东击西,避实就虚,而这部短篇集却表里如一,果然是发生在东京的奇谭。五篇,一篇比一篇奇。奇想天开,奇光异彩,奇货可居,堪可奇文共赏。
断断续续花了两天时间把这本书看完,冲着书名来的,中间也一度因为环境原因反复阅读了某些篇章,倒更显深刻,对我而言是一道集中力的考验。一开始看译者序言,就有看过的留言说不要看快快翻过去看正文。看完了再看序言,虽说是剧透了,但写的也挺吸引人的。他说“我们的内在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是外在世界的反映,外在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内在意识的反映。也就是说,二者大概是作为两面对照镜。”于是因为莫名的发现自己和这位译者在分析村上在这本书中的特别之处上产生了共鸣而沾沾自喜。
一共实打实五篇短篇,每一篇都有不同的感觉。从令人心动的同性恋男人,意外失去孩子的日本母亲,到意外在楼层间消失的丈夫,寻觅重要意义女人的不知名小说家最后是一只偷名牌的猴子的奇遇。真的是篇篇都同样精彩又篇篇精彩不同。
怪力乱神到底可信吗?看完了脑子里浮现出这个问题,今天还和家人讨论这个问题,不得不说某些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真的唯有这个词才能概住。村上的书,喜爱之情就不多说,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对观察的执着,虽说和他好像最爱观察人偏差了一些。但是不得不说,这更容易让我静下心,也更容易获得满足。最典型的例子是文中提到的déjà vu 。中文翻译为即视感,简单而言就是“似曾相识”。这种感觉太常见了,看的时候很容易就引起了共鸣,但是若要我细腻生动的讲述倒还真有点为难。毕竟这种恍惚之间的感觉,又有多少人会深究?所以书中以此为引叙述的故事,现实和非现实的结合不得不让我在每个故事结束后还意犹未尽。
最后再写一件小事,第四个故事里,读者们都说文中那个连续被文学奖提名的小说家是村上的自我缩影,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讽刺。但是正如小说家所说“奖那玩意说到底不就是圈内人的运作么?”如此看来,我觉得摩羯座的村上先生也没有这个闲情去讽刺吧。
这样我也勉励自己,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也不看风云莫测也不听风言风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东京奇谭集」读后感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