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中国历代王朝为经,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纬,上至秦汉,下至晚清,详细梳理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制度之流变,分析历代财政制度之得失,力图从田赋制度、货币制度、官营经济三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政治之兴衰与帝国财政状况密切相关。本书分为三部分,以中国历史上三次社会与财政的重建为划分阶段的标准。第一部分聚焦于秦汉到南朝时期,以汉武帝建立的国有体制,汉武帝、王莽的金融垄断,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和户籍制度为线索,解读这段时期的财政现象;第二部分以北魏的土地国有制改革为始,论及唐代土地国有制所引起的巨大混乱,以宋代金融改革引起的大崩溃收场;第三部分自元代政府试验性的财政政策起,随后论述明清时期的保守财政,以晚清财政近代化的努力和惰性为终。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从先秦时期到清末甲午战争前,作者从财政的角度出发,解析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亡,给了我们一个学习历史、思考问题全新的角度与方法。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秦代的商鞅变法、汉初的“黄老之术”、王莽的理想社会、魏晋的庚戌土断、唐代的公廨制度、宋代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元朝的脱脱改革等等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政府变革以不同的财政手段去维系帝国的财政与统治,去权衡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建立在土地上的集权社会改革始终没有办法触及中国经济的三大底线:一是国有企业不改革;二是公有土地制度不触及;三是政府控制发钞权为代表的金融体系。这三大底线是国家稳定与否的关鍵,是中央帝国财政的基础。当然,当前社会已经从土地经济社会走向工商经济社会,但是历史的经验总能给我们一定的启迪。一个集权政府最关心的两件事:一是如何建立一套复杂的官僚制度,控制住社会;二是如何从民间经济中抽取足够的财政收入来养活这个官僚体系,所以集权社会崩溃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官僚体系臃肿腐败问題;二是民间对政收入不足以支撑国家的开支
问题。国家兴亡、朝代的更迭中战争不是原罪,但是战争却是财政下滑、国家崩溃的催化剂。
强健的军事能力、完善的官僚体系、合理的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三要素。强健的军事能力于现代而言即精简军队人员,发展高精尖装备武器,畅通指挥系统,提高作战能力;完善的官僚体系的首要就是政令的畅通,中央的政策能够出的了朝堂、惠及百姓。从历史以及财政的角度来看反腐的意义,反腐就是吏治的整顿,就是要消除官商勾结,官官相护,畅通政令。政令畅通才能撬动结块的社会体系,政策才能真正的惠及于民,改革才能真正的落地见实效;只有在前两项都稳定的情况下,税收财政体系的改革才能被执行下去,所以财政改革(包含民众所期待的房价的改革等)并非一朝一夕,建立“大社会、小政府的”的体制亦是一个长久目标,阶梯性的走好每一步是当今改革的必然选择。
总体而言,对于一个初读经济的人来说,本书通俗易懂,比较浅显直观的让人了解历史的一些经历、改革、与发展,值得一读,三星半推荐!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各个朝代的管理机制和金融体系。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今的改革特性,所谓的深入改革也不过是理顺式改革,中国体制已然如此,大跨步的发展积累了很多的问题,而当权者能做的只有理清问题,不可能,也做不到大刀阔斧的改革。
国有企业,公有化土地制度和政府控制的金融制度,这三件法宝自古以来就有,并非当下所面临的独特问题。汉武帝发明了国有企业的前身——专卖制度,土地公有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勾画了中央帝国的样板。之后历朝历代都在这个样板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这个样板上最大的修补应该是纸币的出现,宋朝交子本意是减少铁币交易的负担,由民间自主发行。虽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市场的自发行为终究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然而发行纸币的权利被收归国有之后,给当权者打开了一条更为方便的敛财之路。
最初,纸币发行还有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作为背书。而后因为各种各样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发纸币,挪用准备金,最终必然导致通货膨胀。政府不得不发行各种新纸币来兑换旧纸币。而兑换比例常常是一新币换五旧币,所以每一次兑换几乎都是一次公开抢劫。
自从美金放弃金本位制度改为信用制度之后,通货膨胀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根本无法解决,因为政府的印刷机器一旦开启就不可能停止。一般保守认为,人民币的通货膨胀是年5%,过去十几年最好的保值方式是购置房产,而政府却不断调控打压房地产,未来如何解决通货膨胀应该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
数字货币的出现打破了政府发行纸币的信用体制及其必然通货膨胀的魔咒。未来改变金融系统的也许不是比特币,或者说大概率不是比特币,因为它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毕竟是第一代真正意义的数字货币,就其完备性而言还有很多缺陷。但是未来的金融体系中肯定有数字货币的影子,肯定有比特币们的影子。
科技才是改变这个世界的元动力。书中所说历经千年的财政循环体系很有可能被数字货币所打破,尽管时间可能还很久,但是谁知道呢。拥抱新事物,睁眼看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