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耶路撒冷三千年》,了解真实的耶路撒冷,就会明白世界为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是惑人的阴谋、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透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创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3000年前,正值东方姜子牙封神榜揭榜,西方的上帝把迦南这块地方许给了亚伯拉罕,以色列人的“应许之地”由此而来。
后摩西解救犹太奴隶,从埃及法老魔掌中逃回迦南,以色列人第一次定居于应许之地。
历经大卫王、所罗门王几个世纪,声名渐播,财富惊天。
不知何故,以色列人数千年的罹难降临:
古巴比伦入侵,古波斯入侵,古希腊入侵,古罗马入侵,希律王短暂的复兴... ...
约公元元年,犹太人耶稣基督降世,然后受难,再然后复活升天... ...
200多年后,君士坦丁大帝出世,随其母信奉了当时异常小众的基督教义,拜占庭王朝武力胁迫世人信奉基督,以色列人不从,遂驱逐迫害,耶路撒冷同时成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城... ...
又200多年,拜占庭式微,波斯再次入侵,伊斯兰锋芒初现... ...
默罕默德入主,伊斯兰帝国统治北非西班牙中欧中东,耶路撒冷正式成为三大宗教的圣城... ...
又400多年,法兰克帝国崛起,十字军东征,以夺回基督教圣城... ...
混战不断
郭靖拜把子兄弟、成吉思汗儿子图雷的一个儿子,先后两次横扫耶路撒冷,嫌其贫瘠,扬马而去... ...
混战不断
伊朗帖木儿横空出世,征伐整个中东中欧,死于东征大明永乐大帝半途... ...
又800多年,拿破仑之流,沙皇之徒,等等之辈,走了一个,又来一个,直到一战奥斯曼帝国四分五裂... ...
断断续续这1000多年中,除了偶被侵占,伊斯兰始终占据耶路撒冷,围绕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内战以亦从未平息过
又到丘吉尔之厮,《贝尔福宣言》告世,联合国建国,历经千年磨难,遍布世界的以色列人渐聚于曾经的应许之地——迦南——今巴勒斯坦。
于是才有了这么一句话:我是听着巴以冲突的新闻广播长大的。
公元70年到当代,犹太人第一次可以在耶路撒冷自由礼拜。基督教统治时期,犹太人甚至不能靠近耶路撒冷。伊斯兰统治的千年里,基督徒和犹太人作为受保护者得到宽容,但仍经常遭受压迫。
当犹太人、穆斯林和基督徒和平相处时,他们回到了耶路撒冷古老的鸵鸟传统——把头埋进沙子并假装别人不存在。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在耶路撒冷,真相通常远不如神话重要。若拿走虚构的故事,耶路撒冷一无所有了。——巴勒斯坦 历史学家 纳兹米·朱贝
全书跨越几千年的历史,信息量极其巨大繁杂,荡气回肠,包罗万象(神话、宗教、历史、政治、文化、战争、地理……)。阅读此书需要极强的耐心和毅力,除了东西方文化和历史差异造成的阅读难度,还可能由于翻译,或编排问题,使部分篇章有堆砌史料之嫌,读完让人晕头转向。而附录的各大王朝人物关系图、年代表、古今地图(参考《极简欧洲史》《丝绸之路》等书,)应放在每个章节,结合文字会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在读《耶路撒冷三千年》前,已读《希腊神话故事》《伊利亚特》《极简欧洲史》《我的应许之地》《丝绸之路》《斯巴达克斯》等一些相关书籍……但是阅读本书时,还是经常感觉到吃力。如果对《圣经》(创世纪、列王记、出埃及记、福音书……相关书籍)《古兰经》《罗马帝国兴衰史》《罗马人的故事》《十字军东征》……等书也有所涉猎,再读本书一定有不一样的体验,还是读的书太少了。
但是还是收获不错的,了解了三大宗教的起源和相爱相杀的故事,大卫、所罗门、希律大帝、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中世纪十字军、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中东乱局的历史宗教渊源……对作者和译者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
耶路撒冷犹如一个远行的妇人,在其历史的征途上随时随地被人血洗、强暴和打劫,但她总是劫后重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