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漫长人生中读过的书而言,人类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读完每一本书后都有扎实的收获,就需要有技巧地写读书笔记,并养成长期的习惯。传媒业出身的奥野宣之创造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涵盖了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以备重读这五个步骤,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他倡导有目的性地购书,让读书从一开始就充满主动性;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养成随时记录心得体会的习惯;学会摘抄,让原书精髓与自身思维的火花交相辉映;完善整理归档工作,做好的笔记需要反复重读才能凸显其价值。他还从自身经验出发,介绍了19个让读书体验更充实、有效的小窍门。读书笔记会帮助我们改变读书方法,而读书方法的改变又会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如果你也想见证这段神奇的转变,那就从现在开始,随时把笔记本带在身边吧。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今天发现我是第三次读这本书了,足以见的读书对我来说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看之前的笔记我每次读这本书都有一种爱恨交加的感觉。爱是因为真的有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恨的是这本书的逻辑。感觉日本作者的书都有这方面的问题,有很多抒情感想在里面,但我觉得不适合工具书。之前读《令人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也是,第一章都是在强调这件事情的神圣感,恨不得你在做这件事之前要先沐浴更衣焚香才好,方法论也有但是需要总结。言归正传谈谈我这次的感想吧!
一 带着问题来阅读
开始读之前我会带着下面的问题:
1.我为什么想要读这本书
2.这本书讲课了什么
3.我想从这本书学到什么
读的过程中一一解答这些问题,这种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我之前过目即忘的问题。
读完一本书还要再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本书中让自己印象比较深的观点是
2.有哪些书的观点跟作者是类似的
3.这本书中提到了哪些书和观点是你感兴趣的
4.还有哪些问题作者没有解答
5.有没有哪些观点是你自己不认可的
我觉得能回答这些问题说明你已经掌握这本书了。
二 爱上读书前先找到自己想的的书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每天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充斥着。时时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安静下来读书是一件多么需要自律的事情,如果一不小心读到体验感不好的书会让你丧失的对书的兴趣。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你也可以得到很多关于书的信息。会有人推荐书单,有电子书,音频书,书频,越来越多的人分享读书的收获,吐槽读书的寂寞,切磋读书的感想。
作者写的收集读书的方法我用的不多,我目前是在各种信息网站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根据这个话题找到20多本书单,在各大平台找到书的电子版音频等等,能读下去的就读,读不下去就丢掉,20本过完之后留下印象最深的几本买纸质版的书或者通读做笔记。
推荐几个常用app
微信读书 网易蜗牛阅读 得到
樊登读书会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你会读书吗?”
“读过的书,你能记得多少呢?”
“本书作者、以对读书法的大量研究和经验闻名日本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向读者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表示,一味盲目阅读等于没有读过,而数码产品的发展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懒惰,让我们的读书生活变得低效而流于表面。”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开始记录读书笔记吧,很多事情,有人开始做了,才有意义。
那我们该如何记录读书笔记呢?
0、搜集资料:关联性找书,平时就积攒自己的需求,根据需求找书等。
1、阅读技巧:阅读过程中把觉得可以记录下来的句子标注出来;把阅读到的东西关联到已有知识体系,会更好的理解和阅读。
2、记录技巧:笔记内容可以由简入繁,先培养习惯;时间充裕,条件允许,可以边读书边做笔记;优先查找参考书校对,对于不同来源知识,需要进行交叉验证;完整摘抄相关评论,对比读书前后感受,进行思考衍生出笔记;从摘抄原文开始,引导进一步思考编写笔记等。
3、复读笔记:温故而知新,偶尔重读笔记,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还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阅读其他书籍时可能会加深对这本书的理解,通过这两种方式,完善和修订笔记。
4、建立笔记查询索引,个人推荐参考数据库,实现个人的笔记检索工具,可以按照笔记录入时间、修改时间、相关内容等关键字查询检索笔记,方便查阅。
5、自我引导:正面利用,鸟笼效应这破窗效应,给自己找学习的理由;利用门坎效应,逐步学习;利用认知失调心理,让自己坚持下去,以获取心满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