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白轮船」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白轮船

作者:艾特玛托夫

《白轮船》是一本关于信仰破灭后,该何去何从的书。七岁的孩子和外公在护林所相依为命。男孩在“长角鹿妈妈”传说的熏陶下日渐长大,他常常带着望远镜,在山头眺望白轮船,船上有他素未谋面已组建了新家庭的爸爸。一天,鹿又重新造访了这座山林,男孩和外公兴奋不已。但姨夫奥罗兹库尔逼迫外公射杀了长角鹿妈妈,大摆鹿肉宴。那天晚上,外公因羞愧,醉酒瘫在了泥地里。男孩受到刺激,决定去白轮船上找他的爸爸。男孩摇摇晃晃的走到河边,径直跨进水里……谁也不知道,孩子变成鱼顺着河游走了。

「白轮船」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当信仰被破灭的时候,我们何去何从?

作者的书中大概说了3种情况:                   1、小主人公——跳进了河中,去寻找心中的白轮船,以死明志。                                 2、外公莫蒙为了自己女儿和孙子的幸福牺牲自己的信仰。但没有自暴自弃?                3、(姨夫可能以前也是有信仰的),直接放弃信仰,自暴自弃。

看《明朝那些事》的时候,徐阶大佬初入官场,看见如此污浊,与自己心中的想法很不一样的时候,信仰危机出现了。关键时期,王守仁的心学中知行合一的重要理解——变通,解决了徐阶的困惑。变通,也就是外圆内方,讲的是,目的(内)是正直的、正义的,但是,方法(外)可以不必要是正直的、正义的,可以是圆滑的。因为对付流氓只能用流氓的方法。                                                     正如,老和尚背美女过河,心中早已经过去。但是,小和尚却念念不忘。

母鹿被杀害,心中的最基本、最根本的信仰被破坏了,怎么办?

大家心中有答案?

还是说这答案是《孔乙己》的自我安慰?

「白轮船」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虽对这位名人耳熟能详,但直到现在才读他的书目 ……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并且是极具艺术色彩的悲剧。

想留下些简短的痕迹。

它有关自然 神话 信仰 生活的艰辛 以及人性的鄙陋。 对于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生动 也不知是否是因为同民族的缘故因此了解这种生活气息化的情景。我听到了这个七岁小孩内心对邪恶的唾弃,也瞧见黑壮的汉子咀嚼鹿肉的满足,还能闻到莫蒙爷爷身上干草堆的气味……

这本书有几个关键的转折点,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姨夫一如既往折磨家里人,库鲁别克一群人的出现虽暂时改变了乱糟糟的现状,但好景不长…… 还有最后莫蒙大爷为换得女儿和可怜外孙的生活而猎鹿,终究还是因为生活所迫摈弃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并亲手毁灭了给孙子铸造的美好王国。莫蒙让我心酸的同时在思考他初次反抗奥罗兹库尔时为何不能彻底,事实证明他确实无能为力,最终只能为可怜的女儿和无依的外孙,实施对自己的背弃。

放到作者创作的那个时代,这本书具有一定的历史色彩,这一点也可以从作者的文风中一叶窥秋。

白轮船像母鹿一般象征着一种信仰,人,总要信点什么。各派作家们评论说这是一种艾特玛托夫似的忧伤。它弥漫着一种优雅,并让我沉醉于大自然铸造的美和古老神话里,同时也哀叹小孩眼中真,善,美世界的消失,不,或许还没有消失,存在于他游去的河里,在去找白轮船的路途中……

最后,问问自己,当信仰破灭的时候,你又该何去何从?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轮船」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