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四世同堂(全集)」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四世同堂(全集)

作者:老舍

老舍长篇代表作《四世同堂》创作跨越五年,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是老舍创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由几个家庭的跌宕起伏,映照出中华的根与魂。《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最深刻也是最动人的作品。每一个不愿屈服于命运的的中国人,都会在这部作品中看到自己,唤醒心中沉睡的英雄。

「四世同堂(全集)」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四世同堂》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书中讲述了日本侵略北平八年间,祁家四世为代表的悲惨变故。

我觉得这本书和我印象中的抗战故事都不一样,大篇幅的描写了北平人如何受到迫害,却没有反击,抗战的笔墨较之很少。但是我觉得,就是这样,仿佛才更真实。更符合我爷爷口中的,战争年代平民的思想。可能没有那么多投笔从戎,没有那么多舍生忘死,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不动我,子弹不打到我的头上,就和我没有关系。是啊,可能很多人都是这样,但是,国都没了,家还会有吗?

我觉得我和文中的祁瑞宣最为相似,受过一些教育,考虑的太多,但是归根结底是懦弱。走了,一家老小没有人看管,不走,汝之奈何?依旧改变不了现状。孝,百善孝为先,但是战争年代,孝救不了中国。有时仔细想想,甚至不如瑞宣,自己就仿佛是和平年代的“亡国奴”。

很喜欢小顺的妈,不知为什么,很喜欢旧社会女人的行事,(2333,不是大男子)一举一动,都会考虑到家中全体成员,对外的事情,交给丈夫,我一个人可以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孝顺公婆,相夫教子。从不发怒,仿佛满足了我的所有期待,虽然心中只有一个小小的院子,但是我真的挺喜欢这个人物形象。

至于冠晓荷,蓝东阳,祁瑞丰等人,我真的看到他们气的要死,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人存在?真的不配这五千年的文化,不是现在道德的制高点说问题,是真的很气愤,没有一点点爱国心就算了,亲情友情也都不存在,真的仿佛是机器一样,最后也算是天道好轮回吧。

钱先生也从一个文人,变成了一个舍命斗争的人,老舍最后也是借钱先生之口,说出了对于战争和人性的一些思考。

战争,何必呢?诚如其所言。战争是人类的重病。战胜了又真的值得开心吗?天佑还会回来吗?小崔还能拉车吗?小妞子还在吗?一家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怎一个惨字了得。风景还会有,人无再生时。

「四世同堂(全集)」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值得国人一看的好书[强][强][强]

四世同堂这本书是能真正把我带进去,认真的去品味四世,去品味老舍先生所描绘的京味,去品味八年抗战人们所受的痛苦与灾难,去品味战争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品味细读的过程中我仿佛在那个时代,读到小妞子因为战争带来饥饿而活活饿死,读到战争的摧残使天佑生生的走进了冰冷的河水,读到小崔被日本砍下了头挂在城墙上示众,读到李四爷被日本打死等等小羊圈所有人的死亡,就连最可恨的大赤包和瑞丰也都死在了日本的手里,可想而知,一个有着文明和秩序的国家竟是这般残酷,暴虐,做出令人发指的罪恶之事。

然而成长总是在吃了疼痛之后,只不过有的人是更为坚强(钱先生,瑞宣,高第,白巡长,长顺,文氏夫妇……)有的人更为猥琐(瑞丰)有的人更为变态(招娣,胖菊,蓝东阳)有的人则依然懦弱(小崔媳妇),生活的逼迫还是价值观的扭曲,什么样的人多了社会就成了什么样,真可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读完此书,仿佛亲身经历了中国的被侵略史。从小羊圈中人们对最初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默默的忍受与无声的呐喊,最后的顽强的抵抗与坚定必胜的信念,这正是当时每个中国人的成长经历,也是软弱落后的中国走向崛起强大的历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或许这正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人类在不断思考中的曲折与前进。就像钱老人和瑞宣们认为的,压迫、流血与死亡不一定是不好的,只要它能激起人们的反抗,也许还是必须的。这本中还有很多我认为值得思考和品味的东西,真的需要我再去抽时间读读第二遍第三遍很多遍。总之读完此书,感受颇多…希望大家可以看看此书,真的很不错!!!!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四世同堂(全集)」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