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读后感 心得体会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作者:奥野宣之

本书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笔记本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只需遵循简单的三条规则——一元化、时序化和索引化,便可以自由地玩转笔记本,酝酿只属于自己的创意。作者将笔记促进创意生成的过程分为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和具体化五个步骤,并针对前三个步骤提供了大量切实好用的笔记技巧。作者还介绍了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发明的改良笔记本的诀窍,和能让记录事半功倍的可选文具。笔记不仅是积累材料的手段,更代表了一种热爱思考、时刻不忘吸取知识、认真对待生活、重视自身修养的积极态度。本书是媒体人从业十余年的经验之谈,同样适合所有希望在思考、写作与创意方面有所收获的读者。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读后感 心得体会

一元化笔记

一元化    时序化    索引化

序言基本上概括了全书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的每一章都从这三个角度谈。好处是提供了不同的角度,缺点是有些松散,一二章内容同质化,第三章更注重细节操作方面。建议阅读方式:读完前言了解大纲后快速阅读之后内容,再跟据回忆总结笔记。这样可以在自己脑海中理出结构和脉络,将有关内容整合在一起,弥补本书不足。阅读时间一小时。

不区分工作与生活的一元化笔记确实适合职业为记者和自由撰稿人的Okuno Nobuguyuki,但不一定适合其他人。不过有写作需求的人有这样一本记录阅读,生活和灵感的本子还是很有用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喜好灵活调整。(其实我之前也有类似的本子,只是不够系统)

以下是对我有启发的几点

如何将笔记索引化                                     1.卡片法(重组法):一条笔记精简在一张卡片上,注重信息之间的建议,适合于构思长篇文章                                       2.A4+纸法(移植加拼接):先写一个简短,精炼的“批判性提问”,在大纸上逐条转记有关笔记,适合万字内文章创作及对某一主题进行的数月思考               3.Excel法:笔记到达一定数量后去芜存菁进行数字化,建立十年之后都能用的数据库“葱鲔火锅式”笔记                                        用符号区分外部信息和自己的想法,两种符号交叉出现,以最简练的单句逐条书写凡物皆可入笔记                                          具体的物质符号可以将场景进行切片保存,使之后回看时可以轻松回忆起当时的画面和感情 (自己也可以对本进行改造,可以省很多软妹币了(๑>؂<๑))根据生活方式选择笔记本规格              根据用途选择笔记本类型                         用不同的笔区分记录的场合常记内容符号化随身携带小卡片

不管怎么样,奥野宣之的核心观点还是

自己亲手整理的信息才能活用

这篇读书总结可以说是对本文思想的小小实践,接下来就是学以致用的环节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读后感 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