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论中国」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还真是价值观不同,从时间上看中国和美国交集并不多,中国做了多年老大,都不怎么知道美国,结果美国突然变老大了,真理在炮弹射程范围内,自然是有摩擦。可惜中国人太自尊,太倔强,他不听你的。他又太大,你不能指望打他一顿解决问题。他还勤奋努力,兢兢业业,也不干啥出格的事,你能怎么办。。。
特朗普着急了,我感觉很好笑。就像英雄联盟,很大的优势非要浪,结果给翻盘了。。。贼尴尬,以前美国人很幽默的,我们利用发展中国家帽子占点人家占便宜,也不太在意。反正也听话。后面不行了,现在撕破脸,5G华为不让进去。。。像极了小孩子说这是我家,你不许进来。体面是需要实力的,实力不够只能撒泼打滚。
原来美国人真有普世价值观。还这么固执,也挺有意思的。
领导不好当,要演戏给国民,自己一冲动,外交就GG。
有些理解国家领导人当时的做法,人都长在特殊环境中,你的环境塑造了你,决定了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屈辱怕了,动荡怕了,穷怕了。。。怕了就容易极端。
权力的行成很神奇,国家的较量很扯淡。苏联说垮就垮,美国说打就打,满世界乱打绿苍蝇,觉得自己匡扶正义,尽职尽责。回头一看,等级差没了,亏了好几波兵线,少了很多经验。还不如安稳发育。
邓大人说了,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好好挣钱发育,有能力有馒头,老婆孩子热炕头,自己过的美滋滋,休管他人瓦上霜。
美国人做国际警察好像初衷还行,就是做着做着像是踩进了粪坑,进来出去都尴尬。你说你图啥。。。
地球这么大,距离太阳这么远,尽然有水有氧气,给了生命的可能,立马进化出了人,人们不停生,已经有了76亿人。这些人皮肤黑的白的黄的,脑袋里想着不同的东西,不知道为啥就有了矛盾,打打杀杀。。。这样也好,终究要死的,这样显得热闹
「论中国」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这本书是基辛格博士写的,他作为中美建交的亲历者和主要参与者,文中的看法有很多的独到之处。此书从马嗄尔尼访华觐见乾隆皇帝一直写到2012年,一个半世纪的风雨历程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文中主要侧重于中国和美国的外交经过和两国关系的演变,对中国本身特质描写的并不多,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从美国的视角上来如何看待20世纪的冷战以及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包括大陆和台湾。由于基辛格特殊的历史作用,他对中美之间的分歧描写的很到位。美国以为他自建国以来的民主自由观念具有普世价值,放之四海而皆准,要求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要接受他的政府组织原则和文化宗教观念。中国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延续性以及作为儒家文明的发源地,更借鉴了鸦片战争以来衰败的历史教训,尤其是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在议会政治上的失败和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动乱,中国得出的历史教训是稳定压倒一切,韬光养晦,抛却建国初期意识形态的对抗,更注重于提高普通公民的生活质量,改变民生,不扛旗,不出头,但是决不允许美国以人权,民主等借口干涉中国内政,尤其是台湾问题。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美开始破冰,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发表的时候,周恩来说这将震撼世界。是的,中美建交遏制了苏联在东亚,南亚,中东以及非洲的扩张,并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将冷战时期的两极化格局慢慢带向了多极化格局。中国曾经在长达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东亚乃至世界有重要影响,而美国在一战以后数百年来亦主导了世界格局。毫无疑问,21世纪中美两国都要在世纪舞台中央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但绝对不是对抗。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合作是中美两国共同的愿景,对于两国以及全世界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若是对抗就会走向一战时期的德国和英国,二战时期轴心国与同盟国,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美两国应该就各国现实和文化背景,提出各自的方案,共同促进世界繁荣稳定,推动人类走向更高的文明,实现每个人的价值,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能做到,这又何止仅仅是震撼世界呢!2019年7月3号晚于华农办公室。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论中国」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