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诞辰150周年纪念版,全新修订纪念版。著名翻译家傅雷权威译本,根据1957年平明版全新修订,独家收录著名作家茨威格的3000余字导读。如果说社会是现实的,生活是复杂的,人生是漫长无趣的,那么一个热情的、有理想的优秀年轻人拿什么度过青春的黑暗?如何生存、成长乃至战胜命运?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写出了这部百万字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给了我们一份答案。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名音乐天才,出身贫寒,性格敏感又倔强,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在希望与绝望中不断战胜自我的历程。全书十卷,分为三册。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3册)」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机缘巧合遇见这本书,读完之后就想到一句歌词,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这本书除了经济没有讲,政治、宗教、文化、亲情、友情、爱情、都讲到了。克利斯朵夫的一生,给我最深的提醒是一个人如何能成为自己。
从他一出生,就面对着嗜酒成性的父亲,任劳任怨无话可说的母亲,还有最爱他的爷爷,当他的家庭面临着只有靠他才能养家糊口的时候我真为他心疼。父亲不成器有什么办法,但他终究是父亲,当他死的时候他还是那么难过。我觉得整本书作者把死亡写的最无情,父亲爷爷舅舅母亲爱人朋友都在他生命中离去,一个人从童年时期到将要入土时都在一直面对死亡,真是件残忍的事情!
再来谈谈他的爱情,一生中都在错过。他遇到过好多女人,真正爱的就两三个,但她们不是得病死了就是他又发现那不是他真正的爱人,直到最后当他遇见彼此相爱的人时,她已为人母,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虽然他们最后没能在一起,但我知道他们心灵上爱着。我发现作者很会写男女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有纯粹的友谊,也有说不清的关系。男女之间究竟有没有纯粹的友谊,我觉得看个人理解了,我的观点是没有。
再说说他的为人吧,他是一个真正做自己的人,他会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你开心不开心。他不会趋炎附势,他会因为别人改了自己的曲子而大发雷霆,虽然改过之后能迎合当时的艺术氛围,他也不愿意这样做。他不会因为别人对他阿谀奉承而回敬别人,他说的永远是他心里想的。
我觉得作者的高度已经上升到整个欧洲了,并不是指说法国德国意大利,他希望整个欧洲能联合起来而不是互相争斗。
作者还对宗教讲了自己的观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母亲是信上帝的人,不管她丈夫打骂不顾家她都隐忍,认为有上帝保佑她,难道她不该反抗吗?我记得我当时有个想法不管真信假信表面上都信,还有人跟着大流信。因为你不信别人会把你当异类而歧视你。
其实到最后我看到了克利斯朵夫的改变,他不在像以前那样尖锐了,变得柔和了,但他还是他自己。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一个人能做到真正的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说别人,我就是这样,有时候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但是我心中也有一个坚定的自己,两个在斗争,这就是人的复杂性。扯了这么多,其实我还想说点,这是我几个月前看的书,为他在每次的磨难中都能挺身而出而高兴,像贝多芬的经历,不屈服于命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3册)」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历时20天,90小时左右,一边听一边看,中午狼吞虎咽的读完了这部有价值的好作品,伟大的作者,伟大的翻译家,致此书从法文翻译过来,依然保持真切的着那种优雅的言语和伟大的精神。感谢傅雷老先生。
当我第一遍看完以后,一种如临泰山的感觉。那种浩浩荡荡的人生轨迹和战斗历程,一个人为了理想,与世界抗争,与人生博弈。
奥多到弥娜,萨皮纳,罗莎到阿达,以及在后面遇到的,真正是人生伴侣的奥利维和葛拉齐亚。再现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和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一生遇到的各种挫折。爱情之火,友情之火为他的人生照亮了前行的方向,在形形色色的人中,作者遍历了这个社会的各种人格,分析了各种人的性格特征,不管是软弱者,自恃傲慢者,贪慕虚荣者,苦修者,抑或是疯狂者。遍历了各种感情,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还是深深的友谊。在书中,我见识到了亲情的伟大和消泯,友谊的至高无上和爱情的深入骨髓。
最后归结到:献给世界上受苦受难尚在努力的理想主义者。
“你将来会再生的。现在暂且休息吧!所有的心只是一颗心。日与夜交融为一,堆着微笑。和谐是爱与恨结合起来的庄严的配偶,我将讴歌那个掌管爱与恨的神明。颂赞生命!颂赞死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3册)」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