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小时代,这是一个小学问的时代。只有知识,没有观点的人,正在被淘汰。别让焦虑毁了你的生活,懂点小学问,超越许多人。全书共有7个“小学问,”每一则“小学问”里,每一个知识点既有应用场景,又有解释力度,还能迁移到其他领域,以及足够轻巧有趣。《小学问》由你每天都能接触的“游戏、健身、职场、恋爱”场景切入,带读者走进知识领域的课堂。相信通过一些垂直领域的有趣观点、知识的分享,面对日常问题和困境时,可以自如使用的逻辑思维能力,帮读者提升思维的竞争力,让读者学会按照这些聪明人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行为不落俗套。《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帮你提升个人思维竞争力,像聪明人一样去思考问题!
「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这本书像药箱一样,你有什么焦虑就来书里找这副药就好。
我觉得最值的三点收获是:
1、怎样过自律的人生?
2、要怎么获得良好的爱情?
3、工作很烦怎么办?
接下来简单说一下收获:
-自律的人生应该怎么过。
在认知层面上,很多人误会了自律,以为有了自律这种品质就会做做正确的事。而事实上,是有些人总做正确的事,才会被称为自律。不是因为我们有“自律”品质,我们才会去健身去读书,而是我们经常健身读书,才会被人称之为自律。
怎么能坚持做正确的事呢?
就是不贪心,及时奖励。也就是说,当你想要去减肥,目标不要设定减20斤这样的长目标,可以是“这周稳定减2斤”的短目标;一旦自己有点小进步,就应该及时给自己奖励,多及时呢,建议不能超过一周。
今年我开始保持每天跑步,两个月跑量130多公里。跑量还算可观,因为我每天都告诉自己“你出门跑200米我就放过你”,有的时候真的就跑200米,但大多数情况是,一旦出门跑了,就会跑几公里。
-怎么收获良好爱情?
要了解自己是什么依恋的人格,你的伴侣是什么依恋人格,你们不合适可能是依恋人格不匹配。
另外爱情也主要分为情欲之爱、游戏之爱、友谊之爱,要了解自己想要哪种爱情,伴侣想要哪种爱情,如果想要的爱情不一样,那么总会感到不满足和痛苦。
-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
书里教大家的一个方法是,不要算年薪月薪,计算自己的时薪。很多看起来光鲜的工作,真正计算了时薪,其实很低很低。
另外,工作要摆正心态。我现在觉得认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没有之一。认真就是能够让你脱颖而出,高度重复的工作中,认真就是少出错,需要灵活性的工作,认真就是你为这个灵活做了多少功课和积累。
当然我觉得,这本书不好的地方在于,我并不觉得作者们都很自律,也真的做到了书中说的那样,他们更多是认知层面达到了,不过,认知层面也足够了。
「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周末这两天利用七八个小时,终于看完了《小学问》,确实有不少感触,也觉收益颇丰。
自毕业后,特别是毕业后半年后的开始,就感觉很焦虑,觉得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很繁琐、没技术含量;觉得大学专业没选好,一直以来都没想从事本专业工作;觉得照目前的状态下去,无法实现在广州买房买车的目标……
特别是最近,更是对工作感到烦躁,不起兴趣,得过且过,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锐气。然而苦于没有更好的选择,一直还不敢随意跳槽,寻求更好的出路。
不过,看完本书,稍微释然。我认识到“情绪劳动”:在其位,就需要忍受工作当中自己不喜欢的部分,这也是岗位对你的要求。既然选择这份工作,就得承受这份痛苦。
另外,书中很多新颖的观点也是让我印象深刻:①焦虑不是件坏事,它是上进心这个小妖精磨人的体现,它会在这个高速变化的时代陪伴我们终生。
②“证有不证无”,因为要证明一样东西不存在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主要的举证责任,是在说它“存在”的那一方。
③懒蚂蚁效应:如果你整天忙忙碌碌、日程排满,那反而说明有问题。要让自己有时间闲下来,要让一部分人经常能闲下来,去做些看似没意义却更具挑战性的事,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④搞清楚因果关系,不是先有自律的品质,才有自律的行为。先做自律的事,你才能变成一个自律的人。
⑤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盲人摸象、各执一词的争论上,还不如从客观数据的角度,对事物的全体做一个定量分析。
⑥想要对别人产生影响力,首先要让对方觉得他们自己是需要改变、需要被影响的。
⑦付出跟收获间的因果关系,会变得越来越间接。这种间接,让我们失去了对时代的操控。
⑧迷茫是一种“精神呕吐”,它帮我们把那些过去不假思索接受下来的价值观都加以质疑和排斥,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成为更灵活、开放的个体。
⑨负面情绪是因为对人类有用,才在进化当中被保留下来的。
⑩要摆脱无助、无聊、碌碌无为的状态,可以选择有价值的事物沉浸。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