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

作者:茅海建

本书对我国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作了回顾,试图以全新的视角来解析这场颠覆清王朝的浩劫。作为一名求真的治史者,作者历数了清朝的军事力量、骤然而至的战争、广州的“战局”、“抚”议再起等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于清朝统治打击的致命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论著。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史家之大手笔,以鸦片战争为切入口,通过抽丝剥茧的功力在摆脱情绪化的条件下去追究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矛盾是围绕着两方面展开的:一、道德标准掩盖了事实的细节全书的开头作者介绍这本书的由来时,就已经提出了这一思考,即“琦善是否卖国?”旧有的对于理教的尊崇,近现代强烈的民族情绪都使我们丧失了对于事件探究的客观与理性。二、战争之败究竟是失之于人还是失之于制?上一矛盾加深了我们对于这一矛盾的难以辨驳,一边倒的认为林则徐无所不为,另一倒的认为道光皇帝任用的人皆无所为。而全书的后文从小到官兵素养、火器装备,大到武官战术素养、文官眼界意识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当时的清廷事实上在用人和选人上已经竭尽其人,但是制度上所造成的巨大差距不是人事所能弥补的。对于问题的探讨一旦代入道德这一传统思维中,我们的探讨空间便在歌颂爱国与否定卖国中展开。好的一切都好,不好的万劫不复。作者在全书的最后两章把思想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他探究那些经历过鸦片战争的大员们其后的思想变化,遗憾的是积极进取如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的水平也只是停留在十分表面的阶段。而其他人的文章和表述中更是见不到太多因鸦片战争而掀起的波澜。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那如果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话?我们有什么样的底气呢?在制度、思想等等根本性的土壤上我们究竟在何种地方领先于其他国家和民族呢?我们经济实力的进步更多的是依托我们原有的人力与资源成本,但是这两年显而易见的可以看到我们实体经济的脚步正在逐渐放缓。红利过后,我们崛起的本钱在何处?如同那个时代一样,带领我们行走的高层是如何思维的?引领我们跋涉的知识精英又在焦虑些什么?我不知自己看到了多少,听到了多少,更不知国门之外的世界究竟是如何的?还是应该少谈些道德,多做些事情。是为记。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一部关于鸦片战争研究的论文级著作~

书籍论点论据均取自现有的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资料~

全方位多角度地论述鸦片战争~

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闭关锁国到开放的交界点~

道光,历史上有名的勤俭皇帝,其在战争中的表现是矛盾地,是挣扎地,内心里的泱泱大国,现实中的不堪一击,其对手下大臣的升降与生死,反应了他的内心波动,有想法,实无力~

大清帝国群官众生相,纵观整个第一次鸦片战争史,寻不到一个称职的官员,主剿与主抚,漂来荡去,实难有作为,十几个重要参与官员中,除了自裁的一个,其他人员战争前后多数没有任何变化,一个明哲保身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抗夷作用也微乎其微,一个后世公认的林则徐亦是有反思有想法却没甚实招~

以大英为代表的西方诸国,靠着枪炮赤裸裸地侵略,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实助力多多~

一个腐朽的时代,从当时清军的人员武器装备,从虎门厦门镇海等多个主战场的炮台战地解析,敌我双方之差距,天上地下~

教科书是教科书,史实是史实~尤记课本上的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关天培陈化成林则徐等等,历史之悲痛,今日之粉饰~

三元里抗英,书本上也曾讲解,还搭配有图谱,本书中有详解,群众自发的抗英,也可看到天地会等当时地下反清组织的身影~

鸦片战争之中日对比,一衣带水的两国,其时的相仿,其后的分道扬镳,五十年之后,马关条约日俄战争侵华战争,日本对中国的荼毒,影响深远~

全书所取资料翔实,论据充分,为研究鸦片战争的重要史实资料,虽为1995年的作品,亦影响深远~

19世纪是的世纪,20世纪是的世纪,21世纪是的世纪,虽不绝对,亦是多数~

观全书感动的一点,作者为了书中的一点点,研读两份奏折一整夜,这份严谨这份付出也值得点赞~

一部不错的书籍,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