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写出我心》出版后立刻登上畅销榜,成为北美教授写作及写作治疗的人必读、必引述的经典,占据同类书籍的顶端,被列入美国高中读本,影响深远。在书中,作者将写作和修行结合,分享在写作中找到的驯服自己和释放心灵的方法。如何开始写作?如何寻找题材?如何应对逃避和拖延?如何突破瓶颈?……指导读者通过写作全面探讨自己的生命,重新注视生命的细节。作者认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写作了解自己、用笔表达喜悦和疼痛,如童年时的愉快暑假、面对父亲生命垂危时的痛不欲生、离婚的煎熬……在勾勒生活事件的过程中,领会生命的奥义。这本书谈论的不只是写作,更是生活哲学、生命智慧。通过写作给生活赋予光芒、色彩和故事,使我们再次审视这趟凡尘之旅,为平凡的生活心醉神迷。
「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读后感 心得体会
赞同本书的观点。为读者指明正确的方向,是本书贡献所在。只要把握住大方向,细节方面按自己的喜好即可,倒不必过于强求。
被本书最后一段(附录部分)深深打动。我喜欢说“文如其人”、“我写我心”。我们的文字的确会受心灵影响,就算掩饰得再好,也总会露出蛛丝马迹。当然,为什么要掩饰是个问题。有趣的是,不能写的借口之一是担心暴露内心,而奋笔疾书的动力之一也是借以认清真心。
写,是件很简单的事。但是若心中无热情、无大爱,文字不会有灵魂。在我看来,没有灵魂的文字不值得阅读,就像没有灵魂的人早已死去一样。我们赋予文字灵魂,也是在赋予自我灵魂。文字,是唤醒灵魂的方式之一。
我们在人世间的终点只有一个,不论拥抱还是抗拒,都必须只身前往(就算是拥有兵马俑护卫的秦始皇也不例外)。我们在人世间的努力,不过是让自己前往终点时能够更坦荡,更真实,更神采奕奕。方式有很多,禅修是,写作是,跑步是,登山是,雕刻是……所有专注于一点的行为都是。我们可以任选一种,或多种,甚至不断变换方式,最终都会殊途同归。
回到写作。写作无捷径。若真有,也是内心丰沛情感得以流畅的方式诉诸笔端。所谓技巧,就像一根拐杖,可以支撑初学者站起来,迈步向前走。但是当走得远了,就会发现拐杖反倒成为负累,拖慢了前进的步伐。只是习惯了拐杖的人此时再想丢掉拐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若写作是一座高山,拄着拐杖可以迅速爬上半山腰,之后便止步难前。丢掉拐杖的人轻装前进,或能登顶。还有些人,拐杖与手掌早已长成一体,再难分割。拐杖成为血肉之躯的一部分,若无大决心割肉断骨,此生只能止步于此,遥望峰顶徒叹奈何。
没有拐杖的人,前半程走得极慢,也许会经常迷路。他们不知半山腰在哪里,虽然也许早已走过。直到有一天登绝顶,临云海,观日出,胸中浩瀚喷薄而出,方惊觉。
走怎样的路是自己的选择,能否迈出第一步也是自己的选择。若有兴趣,不必问为什么,更不必问怎么办,只要提起笔,写下第一个字,再继续写下一个,就是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读后感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