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最杰出的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是歌颂人类富有同情心的最美丽的诗,给读者强大而深刻的震撼力。
复活读后感 第(1)篇终于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一直看的纸质版,在此打卡……
其中,很多篇幅在描写上流社会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
然后,与监狱那种不堪入目的活着的状态形成强烈的对比。
那种状态无法把它说成是“生活”,
只能勉强说“活着”。
书中描写的那幅恐怖的社会画面虽说离我们极其遥远。
但对于我这个年纪,
即将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年纪来说,
着实给了我沉重的一击,对社会又增加了几分畏惧。
当年的聂赫留道夫是个朝气蓬勃的、自由自在的人,
在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无可限量的前途。
但社会上的种种诱惑,种种没有阻拦的堕落逐渐将他那股热情的天性腐蚀,
他开始沉湎于这种肆意享受的“新生活”中。
尽管在心灵的最深处,他知道自己的做法十分卑劣、无耻、残酷。
但他似乎不愿摆脱这种利己主义者的束缚。
直到他重逢曾经被他伤害过的喀秋莎,
他突然觉得良心上的要求与他所过的日子之间是多么不协调。
他看见这种矛盾,禁不住心惊胆战。
时不时的提醒自己 “净化心灵”,可又时不时的被诱惑包裹。
好在最终,他听从了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放弃了高贵的身份与养尊处优的生活,
一路跟随喀秋莎来到了她服苦役的西伯利亚,他一心想着补偿她,极力的说服自己不能计较她的一切,甘愿娶她。
这只是一种愧疚,就算其中掺杂着极少的一部分爱也是对于曾经的那个单纯善良的喀秋莎。所以,我自始至终厌恶他。
而喀秋莎终究没有选择聂赫留道夫而选择了一个同样服苦役的革命者。
一部分原因是她十分清楚聂赫留道夫之所以向她求婚是因为愧疚,
但是希蒙森却在她处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对她产生爱意,
他完全是由于喜欢她才去爱她的。
除此之外,他还感受到希蒙森把她看作是一个不平凡的女人,与一般女人不同,具有特别的和崇高的品德。
很多人说喀秋莎到后来不爱聂赫留道夫了,
我却认为不然,她之所以不选择跟他结婚正是因为深爱他。
也许生活总会将我们改变,
但在那之前,
仍愿我们思想独立,人格自由,眼界宽广,胸怀辽阔,坚强而勇敢,仁慈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