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读后感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作者:梁工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在线阅读地址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读后感 第(1)篇

圣经,在人类文明史上他至少占据了两个世界之最:译本最多,发行量最大。据香港圣经公会提供的资料,截至20世纪末,圣经已被译成两千多种文字或方言,由于拥有历代的无数读者,在西方,它的影响力早已渗透政治、法律、哲学、道德、伦理、史学、文学、美术、音乐等所有学科领域,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难怪一位名叫F.麦克菲的学者发出惊叹:“假如所有的圣经都被销毁了,仅仅从各城市图书馆的书架上收集其他书中的圣经引言,就能把圣经的主要部分重新组合起来。”这种说法是切合实际的:倘若离开圣经,一部西方文化史会面目全非。圣经影响后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其丰富多彩的成语典故一再成为文学艺术家的创作素材。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班扬、歌德、拜伦、雪莱、雨果、狄更斯、勃朗特姐妹、显克微支、王尔德、劳伦斯、卡夫卡、T.S.艾略特、乔伊斯、布尔加科夫、霍桑、麦尔维尔、马克·吐温、奥尼尔、叶芝、斯坦贝克、福克纳、马尔克斯等著名作家都曾借用圣经中的语言和典故,写出名垂史册的不朽之作。莎士比亚引用或化用圣经达一千余次,他在《哈姆雷特》中借男主人公之口盛赞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句名言便出自《旧约·创世记》中上帝创世造人的纪事。托尔斯泰在《复活》的卷首用四段圣经引言暗示作品的主题:第一段,耶稣关于宽恕人要到“七十个七次”的教诲《马太福音》18·21-22,引导读者宽恕罪孽深重但已改过自新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第二段,耶稣有关“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的告诫《马太福音》7·3,示意聂赫留朵夫的眼中确实有刺,而“你”,即本书的读者,却可能犯有如同梁木般巨大的过失。第三段,耶稣之言“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约翰福音》8·7,再次提醒读者:人皆有罪,须怀着“[严于律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之心对待犯过错误的聂赫留朵夫。第四段,耶稣关于“学生不能高过先生”的论述《路加福音》6·40,示意在唯一的“先生”耶稣面前,聂赫留朵夫无论如何脱胎换骨,也依然是个“学生”。这四段引文使《复活》的主题在圣经的光照下大大深邃且显豁起来,使读者既能瞩目于聂赫留朵夫的灵魂再生,又能意识到他的精神复活之旅永无尽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