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和犀利的风格,描绘了1993年~2007年部分国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艰难历程。本书采用编年体写法,将1993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事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其中有政府的决策,有高层的指示,有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更多的是企业界人士台前幕后的种种作为……
激荡三十年(下卷) 读后感 第(1)篇这本书看下来,感慨颇深。
那是一个已经虚弱到了极度的国家,从领导者到匹夫百姓,一开始都显得茫然无助,外援无望,内资困乏,僵硬的体制捆住了所有人的手脚。那些在日后改变了时代和自己命运的人们俱出身卑微,几乎没有受过任何商业教育,星火从穷乡僻壤燃起,自东南沿海而兴,跌跌撞撞,时隐时现,倔犟寸进,终成燎原大势。三十年后,他们创造了一个商业无比活跃、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久的国家。这个过程中有梦想有贪婪,有蜜汁有苦酒,有桎梏有变革,有迷茫有勇气。但是我们走过来了,而且我们将会走向星辰大海!
就这两本书而言,我给85分。它让我领略到了那个汹涌壮阔,创世纪一般的时代的一角,让我看到了联想、万科、华为这些公司的崛起之路,也看到了因为股权分配而惨遭牺牲的健力宝、科龙,看到了中国股市混沌时代的管金生,张国庆,唐万新,吕梁…在这转瞬的成败之间,感悟良多。曾经辉煌的人有很多,但走得远的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高峰时冷静而理智,在低谷时坚韧而顽强,这才是成功之道。
本书中作者加入了过多的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是这本书最大的败笔,使得一篇纪实性质的作品失去了它应有的客观性。可以说中国僵化的体制限制了企业创造力、竞争力的发展,并且政府与民企得纷争导致了很多出色的公司毁于一旦,非常可惜。但是看问题应当站在更高更客观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中国领导人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开放会有怎样的结果,怎样的代价(在这里再次感叹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伟大与智慧)。另外一方面,民营企业的逐利性与不可控性是非常危险的。在法制和素养达不到西方先进水平之前,可以看到相对自由的市场往往是畸形发展的。电器市场盲目的价格战,保健品市场、假货市场以及中国股市都在说明不加以控制的民间力量能够造成多么大的危害。而且国企在改革开放中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与稳定器的作用,尽管垄断却也在负重前行,这是作者或有意或无意所忽略的。
我其实非常庆幸中国这三十年来(如果说到17年的话就已经近四十年了)的发展。看到那么多一时腾飞的公司最后断翅折桨,让中国这艘比最大公司还要大一万倍的大船保持稳定而飞速的发展,又需要多么巨大的智慧呢?
我们这代人没有经历过意识形态的束缚,没有产权不明的原罪,受过良好的教育,现在接力棒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又会将中国带向何方呢?几十年后的人们看待我们,又会有怎样的评价呢?
我相信,中国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激荡三十年(下卷)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