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部队生活的优秀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围绕着一个普通边防连队,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前、战中和战后的生活进程,塑造了众多的丰富的艺术形象,并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用比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来再现对越自卫还击这一历史事件,从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赏。
高山下的花环 读后感 第(1)篇不知道何时才会胜利,或许要等待好久,或许就在下一秒,但是总有人不幸的倒在子弹、炮火的摧残下,幸存者成为了英雄,负重而行。
觉得书名很眼熟,读完之后才想起来小时候看过唐国强演的同名电影。
------【下面是剧透 记下来怕忘记】-----
军部摄影干事赵蒙生被母亲动用军界的关系外派到连部担任指导员,实际是“曲线救国”为转正做准备。在连队迎接他的,是连长梁三喜和炮排排长靳开来。
靳开来因为说真话屡屡得罪上级,一直没有获得升迁(即使他有足够的资格升迁),他不喜欢赵蒙生这种“军二代”,多次吐槽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梁三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回家探亲。
由于内部问题和即将到来的战争,连部气氛变得紧张。不久形势突变,连队准备南调参与对越反击,赵母在最后关头试图拉出儿子反被军长公开做了反面教材。得知自己的指导员要临阵脱逃,梁三喜也顾不得形象,破口大骂。赵蒙生忍受不住内心的煎熬,随部出战。然后就是艰苦卓绝的战斗以及后续的发展。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1⃣靳开来到战争开始前才被提拔为副连长,“战前赏了一个送死的官。”他毫不抱怨 用实际行动担当起自己的职责。甘蔗
2⃣雷军长的儿子“小北京”因为接连打出的两颗炮弹都是臭弹,反而被敌人击中。我军炮弹上的生产日期居然是“1974年4月”。有人粗口吐槽:“批林批孔,批他奶奶的!”
3⃣梁三喜牺牲,家人赶到部队,态度 还钱 给勋章 大猫小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高山下的花环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