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TA,就送TA来上海,因为这里是天堂;如果你恨TA,就让TA来上海,因为这里是地狱。 天堂和地狱之间,只隔着一件东西:钱。 日本人说,上海是魔都。 英国人说,金钱就是上海的未来。 郭敬明说,上海可以满足你的一切物质需求。大上海说,请买单。 我们说,请翻书。
逃离北上广2:上海太昂贵 读后感 第(1)篇周日晚上在浦东图书馆自习,五楼闭馆去四楼转一转,除了盯着书架旁边的美女,就是随便扫一眼一排排的书。可能在三年前我也路过这一排谁家,但是那本书的五个字从来没有像那一刻对我来说那么刺眼!逃离北上广!这难道不是我这一年以来纠结最多的地方吗?开始阅读前,我想无非就是借着上海的房价说着上海有多贵而已,而细细读罢,才发觉自己井底之蛙的眼界太低估了这本书的丰富性。
作者分析的不仅有上海的演变,上海人的性格特征,上海的历史文化特性,上海的政策制度,上海的区域经济地位。每一个部分都有相对深度的剖析,而其中几点还印象比较深刻。
1、上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但是这座城市把做好的东西摆在你面前,只有你有钱才可以享用它,否则,上海不欢迎你!
2、要想在这里生活,就一定要经历被这座城市改变,改变的像上海人一样精明,算计,逐利,而又缺乏冒险精神。
2、上海的优势是金融,劣势是高昂的成本,它不可能去降低它的成本,而通过高成本堆砌更高的门槛,所以唯有有钱的大公司,大企业,有钱人在这个地方能更好的存活。创业者,小企业,穷人,在这里可能永远都会暗无天日。
4、上海的财政政策,注定了要从后入上海人的身上弥补财政漏洞。而上海的户籍政策...翻身好难,高学历,高投入,足够的年限。
5、最后作者无论像开篇的逃离北上广的德国回来的创业工程师出发南京,白领夫妇回归武汉,还是在最后说明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未来区域一体化的设想,都在给人启发,打开一个思路,未来,周边城市又何尝不是更好的选择。总之,退一步海阔天空。
而对于现在的我,正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逃离东三省的博弈中。回家吗?我的黑龙江有我的一席之地吗?请让我继续思考吧。这本书,之前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分析城市是否宜居的框架。加油吧![拳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逃离北上广2:上海太昂贵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