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读后感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作者:随园散人

这是两个人的传记和诗歌合集。此书记录了他们俩的主要诗歌作品和人生经历。两人分别是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著名电影《非诚勿扰》播出后,仓央嘉措的诗歌被人们重新拾起,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狂热追捧。他是最令人尊敬的转世活佛,却深爱着一个平凡的姑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而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另一个出身显赫,却向往平凡的词人——纳兰容若,也是文坛上闪亮的星星。被多少幽怨的才子佳人常挂口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出自这位奇才之手。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在线阅读地址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读后感 第(1)篇

纳兰容若的“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和仓央嘉措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两句诗令无数的人喜欢,早已经成了经典名句。这一生,倘若没有命运的摆弄,就这样,时光静好,人世安恬,多好!

纳兰容若,仓央嘉措。一个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侯门贵公子,一个是桀骜不驯的六世达赖喇嘛;一个是身处紫禁城而心向布衣生活的词人,一个是游走于布达拉宫与拉萨街头的活佛。他们身份不同,生命所系不同,但是却有着同样的情衷,同样的诗性,同样的纯净与真实。

三百年来,仓央嘉措这个名字,不再仅仅是活佛或诗人的代表,已然成为一种自由、痴情的象征。他的转经筒,更像是一把利剑,把世俗的纷繁束缚斩断,他诵读的经文,不再是空色皆无的梵音,更像是对自由性灵的召唤。

这个“离经叛道”的六世达赖,这个雪域里最高贵的王,在布达拉宫虽受着万众的匍匐跪拜,可是谁又能明白,他拥有着整个雪域,却走不出布达拉宫;他拥有着最博大的爱,却爱不了最爱的人。手上的念珠,一颗颗的在指尖走过,他算的清楚腹中有多少经纶,却想不明白,心上有多少悲伤的裂痕。“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最美的情郎。”他褪去僧袍,换上便衣。行走在酒馆、街头,留宿在客栈、木屋。与其做别人手上的提线木偶,不如大胆的去放纵自由。他不是为了像“佛”一样生,而是为了像“人”一样活。他可能永远无法再重塑金身,但是他已成为世人心里独一无二的仓央嘉措,做了人们心中永远的活佛。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断肠人去自经年,离愁在秋风的孤寂中旋转,惆怅在落日的余晖里萧瑟,纳兰容若从清朝的纸醉金迷中傲然走来,独守一份深情的烟云,追忆往昔,寂寞落笔:“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到是寻常!”我不知道,需要有多大的才情才能咏出如此优美且如此无奈的诗,但我懂得,是人生的无常造就了一代才人,是命运的无情感伤了纳兰的哀愁和深情,而执着则是红尘路上一段别致的风景。纳兰容若你本来与世俗无缘,但命运捉弄你冰洁般的心灵,剥夺了你最向往的布衣生活,身处繁华而思慕平凡。

从“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到“这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两个生命,在各自的孤寂世界里,用最真的心性,最纯净的魂灵,刻画了同样深情、同样清灵的形象。他们,仿佛是两道清泉,从大清山岳一般的庄严与肃穆里流出,一直流到三百多年后,流到无数人的心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