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CCTV 1开年大戏《走西口》同名小说,演绎一代晋商传奇,一部山西人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历程。小说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山西祁县年轻书生田青因家庭变故和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走西口的故事。他在历经数劫后终于在包头站住脚,但终因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使他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真正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走西口 读后感 第(1)篇西口,是山西省朔州右玉县的一个关口,名叫杀虎口,又叫杀胡口,有人也叫小北京,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里成了山西人进入西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走西口》这首歌应该是我们50年代到80年代的山西人皆会哼哼的一首歌吧,一首悲凉之曲道尽了那时山西人走西口的艰辛……
山西是一个土地贫瘠之省,山西祁县更是一个“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意,无舟车鱼米之利”的小县城,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如遇上一个年景不好的时候,粮食根本不够糊口,当一方水土不足以养活一方人时,只能背井离乡,走出去谋生。就在那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蹴就了吃苦耐劳的山西人出走关外,进行贸易交易,商业往来。随着当时政府的自顾不暇,山西人占据了区域优势,坚守着儒学文化经营的理念,故成就了当时辉煌历史的晋商。
《走西口》这本书讲述的正是那样的历史背景,山西人远走他乡,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史。
不过,在我看完,倒是觉得这本书略微有点英雄气短,不知是儿女情长的描写过多,也不知是对生意场上的厮杀浮笔略过,不仅没有把山西的地方特色,晋商的成功之道点出来,还逊于《乔家大院》的弃文从商成就货通天下、汇通天下那样的大气概。
说起晋商,那是一箩筐都述不完,不过再怎么辉煌,也是过去。时至今日,晋商的一蹶不振,山西的前景发展渺茫,我们作为山西人,又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做些什么……当然如果这时有人损我“拿着买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我也认了,哈哈哈……
现在的山西,煤炭资源的不断挖掘,走出去是暴发户,煤老板,留下的却是千疮百孔,日趋恶劣的生态环境。靠山吃山,靠煤,导致了如今革新动力的弱化,我们不能抱怨,更没有有时间迷茫,更多的是应该找寻出路……
还没写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