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诗集除去序言和编后记以及沈浩波诗歌创作年表之外,一共包括五个章节,收录了诗人沈浩波从1999年至2012年14年间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命令我沉默读后感 第(1)篇喜欢,不说好——《命令我沉默》读后感
我喜欢,不说他和它的好。正如我从不对某一个姑娘说:你好可爱。
沈浩波的诗不会去适应任何一个人的口味,包括他自己。每每喃喃自语,是沉默,又是暗自抗争。当然,他的诗已说出,抗争没有用,时代的车轮终将碾碎一切,包括诗人、诗人的诗及其灵魂。
生命因为有了爱情起了波浪,一层一层的堆砌,简单直接的堆砌,而不是长驱直入。
路太直容易犯困,诗太长影响消化。沈浩波却很好的调和了长篇和自说自话之间的边界,用递进式、排比式和轮回石,在死、虚空和孤独之中穿越,皈依做一个行者,拖拽着迷途和光,禹禹独行。
沈浩波的诗里有他自己的样子,能感受到他是自己不合格但已经是最好的读者。他在诗里流浪,反复提到一些“龌龊”,那是唯一的真实,也是自我顺畅的流动,我却看到有人看完了诗集的三分之二是骂他不知所云的低级趣味。
我觉得这是对沈浩波的褒奖,只有掌声没有骂声的诗人不是好厨师。骂更像是洞察是扣问,实在骨头里边找蛋黄,此种创造和身边本身就是价值所在。
正如我写过许多诗,并且写了很久,很难得的被骂了一次——尽是一无是处的悲春伤秋儿女情长,可把我给乐坏了。
不论读写诗还是其它,很难没有执持。在这一点上,沈浩波是开放的,如它诗中的岷江,有出处,有流域,有归宿。这些都是已经确定的,无休无止的流淌,不断的被汇入,不断的被分流,还要经受山洪的浸染,这些都是确定的,他只负责自然而然。
写诗从模仿开始,当诗里有了自己的样子的时候,自己才会鲜活起来。这样的鲜活里,有一点特立独行,有一点探索扣问,有一点寻花问柳,有点沉寂消亡。
时间创造并且证明一切,可它从来都是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