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是冯唐的17岁的处女作,写了中学时秋水和他身边很多人的故事:前座姑娘柔顺的长发、数学老师纷飞的口涎、饭堂主任油腻的肚皮、语文老师流利的口条儿、男生间偷偷传递的武侠小说、元旦舞会怀里香香的姑娘……那是1989年的高中校园,却篆刻了我们所有人的青春回忆。青春期的生猛莽撞,刚开始对社会、人生和异性产生好奇的年纪,再加上一点点男孩子的叛逆、桀骜和自命不凡,这些揉合成冯唐17岁时的世界——那里有拼搏、有诗歌、有梦想,也有成年之后越发难以获得的欢喜。
欢喜 读后感 第(1)篇“也许只有那个年代和年纪,才有真正的欢喜。”
那个年代和年纪的喜欢,纯粹而不失活力,难得、稀贵。越长大越成长,离她会越来越远,最后可能永远不会再相遇。昨天八点半普拉提结束后,和十八岁的小姑娘走在街道上,她问我十八岁应该做什么?我思考了几秒钟,脱口而出:谈恋爱,和喜欢的人谈恋爱。 我当时不明白为什么我会说出这点,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是对的,唯有真的感情金钱、权势买不来,它是发自内心且不容作假的。
你是年少的欢喜,倒过来也一样。喜欢是什么感觉?
如果十六七岁的时候问我这个问题,我十拿九稳会说:喜欢就像他是蓝天,我是云;他是大海,我是鱼;他是树我是木,他是风筝我是线;他是一切的一切,他是我的一切…我就是情不自禁莫名其妙的喜欢他。
喜欢是什么感觉?
倘若你在二十六七岁的年纪问我这个问题,我万无一失会这样回答你:我是一亩深潭,她像一枚石子,轻轻投水,缓缓潜入。一圈一圈水纹,摇摇晃晃,环环绕绕,摹地、倏忽,浅浅、散去…水波不惊,泰然静之,宛如没(mò)了云的黑夜,星星眨着眼睛,一闪、一闪…紧接着不一会儿黎明来了,太阳出来了。
只有那个年代和年纪, 才有真正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