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璀一毕业就在财经大咖吴晓波麾下工作。从实习生,到出版界最年轻的总编辑,也曾一度跻身国内“最年轻的CEO”。就在身兼数职的事业上升期,她忽然又增加了一重新的身份:妈妈。遇见新生命的喜悦,美好却短暂。可随之而来的焦虑和混乱,却让她措手不及。她与心理学博士、家庭咨询师李松蔚老师一起创立了Momself,并通过专栏文章的形式与广大父母进行交流,收到众多父母群体热烈反馈。本书选取了专栏中的最受大家欢迎的文章,同时加入了崔璀对育儿、家庭、新手父母个体成长的最新思考,“我们不仅给广大父母一个更有效心灵上的安慰,还会去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个行为。因为当父母们知道为什么会做这个行为的时候,会很容易做出改变。”
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读后感 第(1)篇《不焦虑的父母 更自由的孩子》
崔璀的书大部分再讲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夫妻关系,还有少许的职场关系。但是关系的技巧和本质是大致相同的。她说过什么道理我已经忘了,不过她很好的点出了关系背后的焦虑和担心。
我个人比较喜欢崔璀的一点就是她的文章读起来有点反鸡汤。读起来非常解气。她的生活外人看起来或许顺风顺水,但是她把她所有的急躁不安的情绪都展示出来了。
与龙应台相比,没有那种事后回忆的美化片段。她与小核桃的相处是非常当下的。她会担心小核桃生病,会担心他被欺负,会舍不得他上幼稚园。有担心妈妈溺爱孩子,等等。
面对关系,其实我是很不在行的。我对待关系的方式也总是在逃避。既然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既然我们只是“同台吃饭 各自修行”那么一起吃饭也没什么意义。如果我们只能聊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那还不如不聊呢。我也焦虑,这么久不找他,现在再找会不会有点太晚了。
建立一段关系对于我来说其实挺容易的。来来去去都是那些话。同样的话,不同的人。但是要维持一段关系却很难。你不懂我的焦虑,不懂我的不安。寥寥无几的兴趣点就像巧克力一样转眼间就吃完了。我的兴趣也的确有限且狭窄。世界上或许没有一个跟我一样的人,喜欢听一样的歌,看一样的书,一样的价值观。能够看透我的一切,告诉我,没关系。
要了解我也不难。因为我都写下来了。没写下来的,你可以问。我巴不得你问呢。我巴不得把憋在心里的话一泻而倾呢。
或许我不应该去学更多的道理方法了。也许我要去学学怎么发飙,怎么撒野,怎么撕逼,怎么像一个小孩一样撒泼打滚。又或许我应该找一个电影院,跟随着剧情稀里哗啦的哭一场。我也想把心里的委屈告诉你们,但是我又找不到一个这样的人。心里的难受憋着憋着像一个臭屁,又不知道那个天杀的堵住了我的屁眼。如果有一天我暴毙身亡,验尸报告会写着我二氧化碳中毒死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