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无须十全十美,但须尽心尽力。蔡颖卿说:“我写这本书,只是要告诉大家:教养不是看别人家发生的故事,而是自己必须身兼‘教示善道’‘安其居处’‘知其嗜欲’的日常工作。”本书是蔡颖卿过去几年,集母亲、保姆、教师三种角色于一身的经验,从中实际探讨现代教养的问题,以及她自己所思考、实验、执行出来的教养方法。如“妈妈教好好说话”“妈妈教稳稳走路”“妈妈教好好吃饭”“妈妈教读书识字”“妈妈教信任”“妈妈教判断力”……蔡颖卿认为,妈妈不但是最初的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教养是终生践行的事业,教养在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里。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永远的老师 读后感 第(1)篇此书正标题是《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之前看过作者和洪兰合著的同名书,以为内容大同小异的,本着如果内容相同,就当是重看一遍的想法,因为是真的很喜欢蔡颖卿老师的书。但看下来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内容,它更符合副标题《妈妈是永远的老师》,不光是生活里的老师,更是教授课业的老师。
辅导孩子学习,如今网上有许多调侃的段子,真的是“看孩子功课会伤亲子情感”,更甚者是危害家长身体健康,所以现如今又出现如“佛系父母”之说。但本书中是主张并倡导家长自己辅导孩子学习的,甚至是主张家长跟孩子共同学习学校的课程。
孩子到了适龄年纪之后,都是要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的,在学校里好好过完十八岁之前的人生是尤为重要的,“把书读好,跟在工作上好好表现是一样的。没有耐力解决课业困难的孩子,也往往在其他工作上表现出只有三分热情的态度。”而孩子在校学习都是集体受教育,很难得到因材施教,这时如果父母懂得学校授教的不足,适当给予孩子帮助和辅导,对孩子的进步还是很有帮助的。作为父母,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教导好孩子,做一个真正用心关怀孩子的父母,与孩子一同学习(包括学校课程的学习),一同成长,就算是学历不高的父母,也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或者和孩子一起补回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只要用心,孩子也一定能感受到家长的心意,从而更加的认真努力。
除了比较重要的学习,生活中各种品行道德、礼仪、以及吃穿住行举手投足的细节小事,都源于妈妈这个老师的教导。为人父母,除了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还要留意孩子的一言一行。为人父母,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毕竟优秀的妈妈才能教养出优秀的孩子,教养孩子的路也是妈妈的历练之路!
读蔡颖卿老师的书很享受,是因为总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她的快乐和能量,在常人看来如同苦工的事情,她总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和享受,轻松应对!
成就孩子,也成就自己,“一个孩子的母亲,能因为子女智能的增进而不断鞭策自己成长,因而成为终生都能指点孩子迷津的老师,更是生命最高的祝福。”多么希望自己也能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学习,成为终身都能指点孩子迷津的老师,同时也希望在若干年之后,再从优秀的孩子身上学习新的知识和观念!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永远的老师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