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无中生有的世界:量子力学外传 读后感

无中生有的世界:量子力学外传

作者:吴京平

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光谱、德布罗意波、量子纠缠、强弱相互作用、万有理论……这些让人望而生畏的概念到底在讲什么?胶子、玻色子、光子、希格斯粒子、中微子……这些到底是什么“子”?门捷列夫、居里夫人、伦琴、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费米、费曼、玻恩、海森堡、泡利、玻尔、朗道、狄拉克、冯·诺依曼、康普顿、奥本海默、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丁肇中、霍金……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到底为何青史留名?这是一部微观世界的编年史,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到威滕的超弦理论,讲述了量子力学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无中生有的世界:量子力学外传在线阅读地址

无中生有的世界:量子力学外传 读后感 第(1)篇

能够将复杂的量子力学等领域的物理学知识和相应的科学史讲述得这么通俗易懂且生动有趣,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人文专业的我竟能坚持读下去)

书里有最通俗易懂的解释,通过生动有趣的人物故事和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时空上的“跳笔”,一点点去剥开众多复杂的量子力学理论的“概念的皮毛”,构筑一个庞大的囊括了许多物理、化学、历史知识的丰富世界。正如作者所说,这不仅是部微观世界的编年史,更是一部20世纪以来物理学界众多硕果云集和群星璀璨的科学史。

从元素周期表的奥秘到放射性元素(X光射线、铀元素);从卡文迪许实验室到索尔维会议;从普朗克的黑体公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的原子模型组成的量子力学雏形到海森堡矩阵力学、狄拉克方程和薛定谔波动方程的初创时期;代入二战背景产生了对(原子)核能源的利用,拉开了核竞赛的序幕,曼哈顿工程代表了一个大战时代的终结,对原子弹原理的讲述同样令人血脉喷张! 从费曼、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三杰”对量子电动力学的开创;“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对量子力学的数学原理奠基,再到贝尔挑战权威发明“贝尔不等式”试图应证爱因斯坦和相关“隐变量”的正确性(即量子力学的不完备),直到现在相关实验仍在进行,只不过在很大大可能性上证明了量子力学的完备(爱因斯坦的错误);直至一批批年轻的科学家(杨振宁、丁肇中等)进一步对原子核内部(质子内部)夸克的研究,逐渐发现了共62种粒子的丰硕成果;再到世界存在的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 引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电磁力(宏观世界人类感知一切物体的表现),到四种作用大统一理论,再到对“引力”实现几何化研究后产生的“万有理论”的伟大畅想,这就是本书的大致进度,看完后的我仍意犹未尽!

“科学研究是多数服从少数。少数人把大家的错误认知推翻,科学才能走下去,因此不可受大众影响。”丁肇中的话令我记忆犹新,也是这类科学家们探索世界而禹禹独行的持久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无中生有的世界:量子力学外传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