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谈美 读后感

谈美

作者:朱光潜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写于1932年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是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本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之中,指引着读者们在美学的道路上前进。

谈美在线阅读地址

谈美 读后感 第(1)篇

1、本书写于1932年,朱老仍未具备以后写《西方美学史》时的知识储备,更不可能预见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所以此时他认为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明确把美(感)对立于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这是片面的,朱老后来也扬弃了这种想法。

2、建议细读他的《西方美学史》和李泽厚等老师的美学书籍(不过我并非美学专业,还是别妄自尊大推荐了),再涉猎下艺术史,从而为探究何为美(感)积累足够感性和理性素材。我当时的一个突破口是思考:美学史和艺术史的存在本身说明什么?而且不同的美学思想还真的能反过来影响美感体验!

3、建议广泛移情思考。在美学和艺术外,多思考感知一下其他学科或领域的美感,比如文学,甚至物理学家对宇宙,或数学家对公式产生的美感。如果你比较博学(不是浅尝而止,而是对涉猎过的学科,不管文理哲经,都有一定深度的学习思考),我担保你会有惊喜。分享一下6月11日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关键灵感:

“我反复对比了不同领域产生的美感,隐约觉得不管是艺术,还是文学,甚至物理学家对宇宙,或数学家对公式产生的美感,即便考虑上各自内部的流派(如艺术内部泛古典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产生的美感都有明显的相同。我在构建我自己的美学思想,或许生活中能让人产生美感的内核是相同的(可惜我还不能理顺清晰的表述,也许跟自由、自我、既沉浸又超脱等有关),而不同领域乃至内部流派只是在以不同的外部方式激发此内核并区分美感的深广度。”

现在我对美感的定义是:“对自我的感知”。我不会解释怎么由上文的灵感演变到这个定义,也不会解释这个定义,而且不排除到了2020年的1月22日我会修改。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你或者能思考出不同于我的结论,也许你有自己的思路。我既希望能帮后读者一臂之力,也渴望后读者能与我分享不同于我的观点助我完善。兼听则明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谈美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