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讲述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由于迷恋上绘画艺术,毅然决然放弃了原有的家庭和工作,到巴黎学习画画,追求梦想的故事。本书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探索了现实与理想、世俗与精神、个性与天才、社会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 第(1)篇看完《月亮与六便士》,书评中有这样一段话:“ 很佩服男主,在四十岁的年级去追寻自己想要的,放弃安逸的生活,追求灵魂的圣地。 ”
还有:“ 满地都是低头可拾的六便士,他——思特里克兰德,却固执孤傲地抬头望向那一轮月亮 ”
我其实并不赞同“追寻,放弃,固执”的这些字眼。文中作者试图找出思特里克兰德为何突然去画画的原因,但无果。就是突然的想去画画,想去画画的那股强大的力量迅速让他做出决定,抛妻弃子。他辗转各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画画。他最后的确在画画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我想这个成就思特里克兰德也未必在意这样的世人的认可,他几乎从不肯将自己的画出售给他人,死前最得意的作品也一再叮嘱妻子要烧毁。)但这成就也不可抹去他对第一任妻子和和孩子,对那个对他极好的平庸的画家和其妻子等人造成的伤害。他没有过“追寻,放弃,固执的坚持”等,因为他从不曾动摇过。他的去画画是一种本能,一种源源不断的本能,是不受其他任何干扰的。
文中对思特里克兰德的描写:
“他让别人痛苦,也不足为奇,因为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他既不知道感恩,也没有怜悯之心。他完全没有我们一般人所共有的那些感情;责备他没有这些感情是很荒谬的,因为这就如同责备老虎如何凶暴残忍。”我觉得书中的主人公对于有所追寻的人没有参考价值,因为他的是本能,不是抉择。
一本书能让我喜欢的原因有把人想说的清楚的表达出来了,说了没有意识到没有发现的事,有所触动。这本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