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的经典散文集,精选128篇最佳情感散文,诠释一个哲学家眼中的爱情、性爱、婚姻、亲情和友谊,回答年轻人最关心的情感话题。爱与孤独是人生两大主题,它们萦绕在历代哲学家的思想中,也萦绕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里。青春迷惘的深处,正是对此二者的追问——如何与孤独共处?如何爱自己、爱他人?奋力追求幸福的同时,如何平衡这二者?孤独能否用爱化解?如何用哲学视角看待爱情、友谊、亲情和男女性爱?周国平以优美典雅的文风,围绕着爱与孤独,阐述了一个哲学家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见解。
爱与孤独读后感 第(1)篇读完周国平《爱与孤独》之后心里有种不舒服的感觉,说实在的,这篇文章带给我的是一针见血的刺痛(哲学就有这种锥子的作用),我的不舒服不是源于这种痛,而是它在让你看得再清楚不过之后,带给你的那种惶恐。它让我在不知不觉中相信了我爱着必将孤独着,这种对爱和孤独的狭义解读,产生的只有绝望,这是一种消极的讯息。事实也许有这样一种可能,但不是必然。我很高兴我没有如以前一样随顺了这些观点,为自己度量着所谓的分寸、胸怀……我发现了我的不舒服之所在!孤独和美与爱一样都是自然存在的,不存在谁产生谁,也不是谁从属谁的关系,它们就像大自然中一切自然事物一样,有来有走,该来就来该走就走。
关于人生: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我们 心中为什么会有爱?因为我们人人都是孤儿。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凡降于我们身上的苦难,不论是疾病、精神的悲伤还是社会性的挫折,我们都必须自己承受,再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最后,当死神召唤我们的时候,世上绝没有一个父母的怀抱可以使我们免于一死。
关于爱情:热恋者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对方并被对方充满,一旦爱情结束,就往往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爱虽给你加冠,它也要把你钉在十字架上。它虽栽培你,它也刈剪你。有人认为爱是不计回报的,有一句谚语说:“因为爱而爱是神,因为被爱而爱是人。”您怎样看呢?难道不嫉妒,不要求,完全的付出,才叫作真爱吗?
答:这个标准太高了。人毕竟是人,不是神。我相信,不论是谁,不论他多么痴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爱长期没有回报,始终不被爱,他的爱是坚持不下去的。如果你足够自爱自立,你就既有了承受不幸的能力,也有了争取幸福的能力。
关于幸福:“幸福”一词的意义过于含混,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作“幸福”,但不同的人所向往的境界又是多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