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需要“写”的地方越来越多,但我们真的会写、能写、写得好么?这本《如何高效写作》告诉我们,只要掌握写作的流程,每一步都目标清晰、达到标准,快速升级写作技能并不是难事。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一套简单、易上手的写作流程,经过“确定信息、分析读者、收集点子、写出概要、打草稿、反复推敲、精炼修改”这7步,就能流畅、轻松地写出好文章。
如何高效写作 读后感 第(1)篇运用写作的程序,提升写作能力的七个步骤
技能=技巧+程序(运用能力)
写作的目标:①“获取共识”、②“调动预期反应”、③“留下预期印象”
一.确定信息:只要考虑以下问题就可以了:现在想要传达的思想是什么、现状是怎样的、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希望对方产生的反应是什么、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想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二.分析读者:
⑴读者是谁,是什么样的人;
⑵读者掌握的知识有多少;
⑶读者在担心什么。
三.收集点子: 收集点子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一条一条地写下来;
(2)写在便笺上;
(3)在白纸上自由地写下来;
(4)使用大纲编辑器(Outline Editor);
(5)把书当成点子抽屉的把手;
(6)储备想法。
四.写概要:有条理的设置故事情节。
五.写草稿:以准备扔掉的心态来写,选定概要的框架,根据框架,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六.推敲
七.修改
唐朝的时候,诗人贾岛边骑马边作诗。这时,他吟出了“僧推月下门”这句诗句。可这里要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呢?他忘我地思考着这两个字,不幸冲撞上了韩愈(当时一个很厉害的人)的巡游队列。被带到韩愈面前的贾岛说明了事情的缘由,作为著名文学家,韩愈向他建议:“这里用‘敲’字会更好。”于是,两人并排骑上马离去,共同讨论诗词歌赋。
人们听说了这个故事后,就把“文章写好后,反复地思考斟酌”称为“推敲”。写出优秀文章的人,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文章的,而是写好一次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思考、琢磨而成的。
就像故事中所说的那样,在推敲的时候,能够得到反馈是最好的。让别人来读,然后问问别人“觉得怎么样”。只是自己一个人闷头思考的话,思维就很容易固化。为了从这种固化了的思维中抽离出来,让第三者来看、得到第三者的意见是最有效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如何高效写作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