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寂静的春天

作者:蕾切尔·卡森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森的代表作,也是50年以来全球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笔触,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不仅如此,卡森还尖锐的指出了,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寂静的春天在线阅读地址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第(1)篇

— 人类无权随意剥夺其他生命。
这是一本关于环境问题的书,名气很大。正因为早有耳闻,又听说是关于DDT的,仿佛离自己很遥远,加上对环境惯有的惰性思维,觉得改变不了什么,所以一直没碰它。
促使我看这本书的直接原因是《三体》中的一章:寂静的春天,留下了印象。
间接原因比较多:
1、柴静的《看见》系列栏目;
2、在北方生活的四年,感受了恶劣的空气;
3、家乡这20几年的环境变化。
本不想写读后感,看了《伴你高飞》后,感触较深,就动笔。
本书着重写了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以及人类对环境的短见、意识盲区,我行我素造成恶劣的后果,种种数据直击心灵、震惊无比。很难想象,这本书出版于上世纪的60年代。这种环境意识,足足比我国早了四五十年。这种环境意识的盲区,所造成的后果很恐怖。
“第一只知更鸟的出现意味着冬天的河流已经解冻”,当农药经过腐叶、蚯蚓间接杀死了它们,“它们还会再回来么?”
象征着美国的白头海雕(Bald Eagle),再也无法孵出幼鸟时,空中之狮何去何从?
上述是蕾切尔·卡森的质问。
说说自己这些年对家乡环境变迁、野生动物的直观感受吧:
1、1995年,4岁,晚上我到后面的竹枝上徒手逮住了4只麻雀,关在了笼子里,第二天飞走了,印象特别深;
2、1998年夏天,7岁,跟兄弟的父亲去河里捕鱼,鱼虾成群,河水清澈见底;
3、2010年,村里曾经最大的湖,成了沼泽地;
4、2018年,几乎没有人务农了,河里的水很浑浊,没什么鱼虾。
5、2018年,爬梧桐山,前三个小时几乎听不到鸟鸣,进入森林深处方能听见鸣叫声,十分反常。
环境问题,大家似乎都关注,但自身又仿佛改变不了什么。都说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今连每天喝的水都要购买,能怎么办?仔细洞察,自然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鱼睡觉的时,鱼鳍为什么还在划动?牛吃了草为什么能长出骨头?这些探索都是和自然共鸣后产生的。
领略蕾切尔·卡森这种系统的环境意识,于天地常怀敬畏之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