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引发的历史潮、明朝热,也激发了民间写史之热情。《南明那些事儿》作者以散文风格,辅以小说笔法,沿时间的轴线,书写晚明一段历史,展现了乱世之中的民族抗争,透析了古代官场的权谋党争。忠臣义士与奸佞小人、内战与外侵、野蛮与文明交织成了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南明那些事儿》史料详实,采纳广泛,包括古代史学家编著的《明季北略》、《明季南略》、《小腆纪年附考》、《南渡录》、《三垣笔记》、《东华录》,以及现代史学家编著的《明末农民战争》、《南明史》(顾诚)、《南明史》(钱海岳)、《南明史》(美·司徒琳)等著作,尊重历史,展现事实。
南明那些事儿 读后感 第(1)篇总得来讲,该书通俗易懂,文笔幽默,历史教训值得省思,唐朝安史之乱后也曾有过中兴,宋朝也有过偏安南宋,有些朋友觉得南明灭亡有必然性,我倒不觉得,其实后面的满清统一中国也只是碰到了明君能臣而已,封建社会朝代更迭其实社会属性,阶级结构没有根本性颠覆,只是改良而已,新朝比旧朝刚开始社会更加平衡,最起码开始有了心理平衡,通过人治,明君能臣强力铁腕改革适当照顾弱势群体,最后又吃光老本慢慢衰弱直至灭亡,一朝不过三百年,一富不过三代人。个人感觉南明灭亡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
1,主要原因内斗内耗,无明君能臣无法协调组织起来,党争,阉党东林党,为了斗争而斗争,为了打击对手不顾一切,自己没解决方案也让对手做不成,有点像现在政党政治,比如我们的台湾,还有一点是文武派系斗争,从朱元璋建国开始就非常注重限制文武之间的联系,加深他们矛盾,连各地藩王也不允许和朝廷官员多联系,怕子孙相互造反,设立东厂,锦衣卫监视。所以很难在需要团结一心的时候把他们重新组织起来!
2,外部势力,大顺军占领了北京逼的崇祯上吊自杀,可是很快清军又赶走了大顺军占领北京,还不算打败歼灭,大顺军退守西安,南明在南京,这时也算三足鼎力,这时南明没有北伐之志,只想偏安。然后是清军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剿灭大顺军,最后回过头来对付南明,清军本来是很难双线作战的,兵力严重不足,占领北京后清军曾有人主张撤回关内休养生息。
3,社会矛盾,汉奸太多,人的生存需求都满足不了肯定造反,要么自己造反,要么投靠别人造反,这时南明学习下以前很多新朝立国之初惠民利民之策,安抚人心,短期缓解压力,而不是继续强征暴敛,内斗内行,外斗外行。这里说下汉奸典型吴三桂,先是投靠大顺军,然后又引清军去山海关,到在云南杀死永历帝,最后又叛变清军,被满门抄斩,三姓家奴演绎的淋漓尽致。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浅见,请多多指教指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南明那些事儿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