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录《大河湾》、《游击队员》、《米格尔街》、《自由国度》、《幽暗国度》、《重访加勒比》、《失落的黄金国》、《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8部作品。奈保尔的作品在政治与文化上的内涵极为丰富,他的创作兼具敏锐的叙事和严正的审视,驱使我们直面那些被掩盖的历史存在。
V.S.奈保尔精选套装(共8册) 读后感 第(1)篇只就其中印度三部曲其一。
这是连豆瓣最为病娇的大号都很少给与褒奖的作家,很难给出褒奖的书籍——可以看出书商花的钱少了。他们通常要说冷战时期的产物或者说后殖民主义的观点,还要说同样的题材略萨更出彩,或者阿摩司奥兹更悲悯。话说回来比阿摩司奥兹也就罢了,略萨是怎么回事?
奈保尔的书注定了不容易卖。在他封顶诺贝尔以前也不过是一小众作家,他没有那么“好说话”以刻薄闻名天下,他的政治观点一直为人诟病,他在书里时不时流露出容易引起“东方读者”不适的西方人的自以为是的态度。所以注定了不好卖,即便有诺贝尔加持也很难封神。
不过,比起奈保尔我们的作家都太过世故,太好说话。我们的作家容易伤情,更乐于贩卖廉价的悲悯,更愿意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表现自由主义精神和人文力量,所以我们的市场上充斥着无病呻吟的卖字赚钱的和事老。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想到了时下亚洲鄙视链的问题——来源于地缘政治的南亚鄙视情节。即便事先做了准备,即便知道必须抛去母体文化带来的偏见,但是读的时候仍时不时想到“阿三是不是疯了”。
在这本书里奈保尔无处不在,当读者寻找作者视角,观点,并用此解读印度时,很容易就产生焦虑——尤其是认同了宗教信仰自由以后——毕竟自由主义要求我们尊重宗教行为。但如果不这么读,似乎更容易焦虑——印度是一个极容易导致精神分裂的国家。于是,阅读过程只剩下焦虑,断断续续读了十几日。最后一部分一口气看完。
很难说这是一本纪实游记,毕竟书中人物以及人物故事都带着小说特有的鸡贼,啊,不,应该说:结构感。确实那些人物和情节,以及人物命运显然是经过作者精心安排的,这导致了作为游记所必须具备的真实度有所欠缺。于是整本书看起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所以我更愿意说这是一本略为鸡贼的游记同时又是优秀的小说。
当奈保尔在戏谑时或许也在哀伤,当他愤怒时或许也在叹息。
经典之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V.S.奈保尔精选套装(共8册)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