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重口味心理学 读后感

重口味心理学

作者:姚尧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心理现象,如多重人格障碍、特定精神分裂、恋童癖、恋物癖、露阴癖、性欲倒错、特定对象恐惧症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的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身边人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重口味心理学在线阅读地址

重口味心理学 读后感 第(1)篇

相信很多人已经听过或者看过这本书,而我的习惯总是慢人一步甚至几步。大部分人潜意识中都不想被当成普通人,不想过着平庸无为和大多数人同样不变的生活,“重口味”会吸引一些隐隐中悄然萌动的心们。

从目录分类可以看出作者从多个心理学疾病或者状态进行逐一介绍,有耳熟能详的如多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强迫症、恋物癖等,也有较少见的如社交恐惧、广场恐惧、性别认定障碍等。

因为之前作者姚尧是在网络上发帖的,所以整本书的语言表述和心理学名词定义比较通俗易懂,案例简单,能采用多种表述形式描述病情,比较适合大众普及。其中我觉得个别案例或简单或重复,个别疾病描述不是非常明确,有点前后矛盾、不够清晰。

在18个章节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自杀,作者的介绍非常有趣。“据统计,绝大多数的自杀事件都发生在凌晨4:48,因为人们在这一时刻精神错乱达到极致,是最容易自杀的时刻。”“很多时候,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以为,一个一心寻死的人会选择最容易、最方便、最少痛苦的方式来自杀,然而很多数据统计表明:每年成百上千的自杀者却采取了最困难、最痛苦、最不寻常的方式,几乎没有一种可以想象出的自杀方式不曾被践行过。”

自杀,其实是非常普遍、广泛的事情,可能随时发生在你我他的身边,然而在尽量回避死亡的大天朝,自杀算是最被人抵触排斥的死亡方式。姚尧在本章中介绍了自杀的成因——杀人的愿望和被杀的愿望共同激发出死亡本能压制过生的本能。

在我的理解,自杀的人是极度痛苦或绝望达到自身身体或心理无法忍受的程度后选择的一种解脱方式,是用另一种极端痛苦代替压制身心的痛苦。正如海子卧轨前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越是和平温暖幸福,越反映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痛苦悲伤绝望,因为一切都是从明天起,而明天他已经不存在这个世界了,他放弃了明天,所以这首诗是海子的遗书和诀别诗。

通读全书后有几个感想:

1、大多数的病人患病前提是体内存有潜在患病基因。比如面对同一个嘲笑,有的人害羞尴尬后就会释怀,有的人就会换上社交恐惧症;面对打击压迫,有的人会精神分裂,而有的人则产生多重人格;同一个电梯事故后,有的人能客服情绪仍能乘坐电梯,有的人则产生幽闭恐惧症。

2、心理疾病必然有事物刺激引起。这个起因或者说导火线可以是任何物体或事件,可大可小,可以亲身体验或者他人遭遇。

3、是人都有心理问题,大大小小多多少少都有,只有影响到生活、身体、正常社会功能才算是疾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重口味心理学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