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韭菜的自我修养读后感

品味丹麦

作者:何立秋

《品味丹麦》作者何立秋于2010年8月底到2010年11月中旬,参加了AFS的教师交换项目,在丹麦任客座教师,居住在平民家中,从平民的视角了解丹麦,以地理的思维解读丹麦,用日志的形式品味丹麦。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童话王国的无穷魅力,洞悉袖珍小国的大爱情怀。《品味丹麦》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一本全方位介绍丹麦的自然、人文、经济的书籍。

品味丹麦在线阅读地址

品味丹麦读后感 第(1)篇

这是一本特殊的游记,一位高中老师到丹麦高中交换访学的游记。作者在短短的三个月内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很幸运。记录清晰,感受细腻,不错的小品文,值得一读。
记得我去丹麦的时候,都没有考虑过丹麦人说丹麦语的问题。他们的英语很好,用英语交流学习都没有问题。我学会的第一个丹麦语是tak,就是谢谢你,因为他们说的很多。
回到本书,作者介绍了丹麦的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让我对这些事情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明白了丹麦朋友的一些习惯是怎么养成的。一个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平等,学生可以不买老师的账,比方对老师带动的给一个同学过生日不一定热心,但是大家主动给某个同学过生日就很热情。第二个方面就是,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多,在课上学的生活技能很多,比方看英语纪录片学英语,和老师一起学做饭办活动。第三个方面就是在宽松的环境里给了好学和好玩的学生都提供了充足的成长空间。好学的学生有很多机会上讲台展示自己的项目,好玩的学生有合作的机会参加活动。
我自己也能感受到,丹麦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很大。他们通常是要团队完成任务,要么你很牛,要么你的队友很牛 。他们也是终身教育,偶尔遇到过老人上大学,顿时联想到中国刚恢复高考时的情形,老少一起学习,老人的好学不倦肯定对年轻人是一个激励,反过来年轻人的生命力对老人也是一个激励。
除了记录遇到的事情,作者也记录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活动,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非常乐观和善于鼓舞自己的人。我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像是一本心理学的小说。
在书中,作者反思了丹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否分清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事情。这个很不容易,别人常常太过于热心让我们有压力,反过来,我们很热心,别人没有善待我们的热心,我们又会失落或生气。学会区分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会更加对自己负责,也更加给别人空间。再就是客气的问题。如果只是客气,有人当真了,我们就觉得这人太傻了。如果不需要客气,可以少一些误会,也挺好的。反思自己,我有时候也会客气,没有走脑子,但是以后要更加直接,不做就说不做,要做就说要做。
总结一下,这本书对于了解丹麦的教育和文化很有帮助,特别是高中教育。同时也是一本不错的心理小品文、陪着作者一起经历难过和兴奋。最后,通过作者的思考,我们也从另一个角度再发现和反思我们的教育和文化。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我们的生命力不仅来自古代,也应来自未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韭菜的自我修养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