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漫谈欧洲启蒙精神,探索欧洲公民社会,反思东西文化差异。启蒙主义者总是在自我批判,在公民社会中起了很大作用。就此意义而言,启蒙永远没有结束。作为国际政治和欧洲学家,在西方文明史中,作者特别关注启蒙精神怎样在西欧以及北美萌芽、生长和铺开,而了解启蒙精神有助于理解欧洲公民社会的历史进程,反思中国的启蒙。同样,如果没有中国历史作参照,有些欧洲历史的特性便容易忽略。在对谈中,两位学者的批判与反思贯穿了欧洲内战、市场经济、宗教改革、民族主义、教育、革命、理性、传统、政党、欧盟建设等诸多话题,时时激起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本书语言平易近人,是了解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进程的通识读本。
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读后感 第(1)篇17世纪宗教改革后的欧洲依然黑暗。教廷以神的名义,牢固的把握对世界认知的解释权。大不列颠的夜空首先开始有了智慧之光,一个个贤明哲人涌现,英伦的上空群星闪耀。其中最明亮的那颗星,真正冲破黑暗带给人类智慧黎明的,是那一轮朝阳。牛顿(Isaac Newton, 1642-1727),早产儿, 父不疼母不爱, 爱思考,时常发呆。19岁上剑桥,26岁成剑桥数学教授。23岁分析出光的构成,然后发明微积分, 发现万有引力,运动定律,天体运行规律,诸多发明,包括第一台天文望远镜,等等。尤其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则>> (Philosophi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启蒙时代的理性之光是牛顿的发现和发明带来的科学之光。当自然界的规律可以被人发现,理解,并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时,普通人面对教廷和君王的神权时,就有了挑战的勇气。牛顿的发现,发明和科学思想让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牛顿生前生后被人崇拜,去世时全英伦从国王到小民都以最高王礼致敬,葬于英国皇家在伦敦的Westminster 大教堂。英国诗人Pope:Nature and Nature`s law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 and all was light. 有中国人直接借中国古诗翻译成“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法国最富盛名的启蒙哲学家伏尔泰说:“倘若伟人是指才智超群,明理而诲人的话,像牛顿这样的一个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那些政客和征服者,那个世纪也不短少,不过是些大名鼎鼎的坏蛋罢了。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启迪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中国人只知道牛顿是物理学家。完整的认识牛顿才知道,他是人类最伟大和最智慧的哲学家,科学家。那个在伦敦学习并写了资本论的德国人,在英国的哲人星群中算是一颗星,但是如何能与太阳相比。该被放上神坛的哲学书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则>>,该被称为神的应该是牛顿。牛顿是科学神殿里的太阳神,受世人膜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