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海豹突击队总教练回忆录:红圈 读后感

海豹突击队总教练回忆录:红圈

作者:布兰登·韦伯 约翰·大卫·曼

布兰登·韦伯,16岁,被父亲扔在了太平洋上,完成了自己特殊的“成人礼”,第一次萌生要加入海豹突击队的愿望。进入海豹突击队是一场漫长的高难度战争,布兰登·韦伯先进入海军,不断成长着:搜救课程、战俘游戏、飞行……直到23岁,他终于成功了!等待他的却是海豹突击队强悍的“地狱训练”,而训练永不停止,韦伯逐渐成为精英中的精英,后担任狙击手总教练。他开创的狙击手核心课程,保持着最高的合格狙击手毕业率。布兰登·韦伯的故事将为人们打开一扇窗户,让大家窥视一个前所未见的世界。

海豹突击队总教练回忆录:红圈在线阅读地址

海豹突击队总教练回忆录:红圈 读后感 第(1)篇

花了些时间看完这本书。

与其说该书自述了一个青年成为海豹突击队狙击手的过程,不如说是介绍了一个人要使自己优秀,要让自己成功,在面对各种磨练时的隐忍和心得。该书介绍了布兰登在随父亲奔波的成长过程中,因为“潜水发烧友”的一句话,确立了自己要成为“海豹突击队员”的目标追求。在随后从军的日子里,不论经历什么嘲笑和打击,他从没动摇过目标,并且为此经历了严酷的训练,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因从不言败,使其最终成为了精英中的精英——一名狙击手。在随后不论是海上抓捕恐怖分子,还是在阿富汗实施侦察、出击,他所经历的训练以及在训练中养成的良好习惯让他不仅创造性地完成了任务,还活着回到了本土。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的经历就是美军培养杀人机器的过程,包括其本人以及他作为教官后推出的作品。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是流血的政治,美国军队成了其政府横行世界的打手,而海豹突击队员则是一台台精密的杀人机器。该书的基本是非观,除了“服从”、“执行”以外,那就是“与美国为敌的都是坏人”,这是一种极其帝国主义的思维。在阿富汗执行侦察任务中,那一声婴儿的啼哭也未能阻止战争绞肉机的绞杀……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认为,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为我们研究美军提供了一个窗口。一、如果不失去制空权,那战争的样式会根据我们的需要而发展。因而,在战争初期,对其基地以及海上作战平台进行狂轰滥炸十分必要。二、高技术也离不开人,在完全失去制空权后,如果我们尽可能快的实施机动,在隐蔽过程中做好防控,发现并消灭其侦察分队以及带路党,会让其绞肉机失去方向。三、我们要学习美军,培养一支小而精的特种作战分队,对其高价值的目标不仅要战略轰炸,还能定点清除。

我们研究美军,学习美军,为的是两个大国发生碰撞、面对战争时立于不败之地,中华儿女再也不必像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人民一样,颠沛流离,失去家园。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海豹突击队总教练回忆录:红圈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