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读后感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作者:于丹

从2016年11月30日开始,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从小时候起,许多中国孩子都熟悉且背诵过《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四句里,藏着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这是古人长期对自然界的物象进行观察的经验总结,里面充满了生活的智慧。春种夏耕,秋收冬藏,节气与节日里藏着大自然的语言和代代沿袭的民族基因。于丹老师从文字学角度,讲中国历史悠久的节日与节气。从节气故事、历史由来到古诗谚语、天文气候,应有尽有,字里行间传递着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在线阅读地址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读后感 第(1)篇

于丹火了,于是有人说她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易中天火了,于是有人说他沽名钓誉。陈果也火了,于是有人说她妖媚作态。其实这何尝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作祟。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我等凡俗之士若因此而跟风,岂不是少了很多读书的乐趣。读书本就应该是一件自己的事。喜欢或不喜欢也与他人无关。
且不说于丹灌不灌鸡汤,当就她的文采便让人不得不佩服。诗词歌句,信手拈来。各种华丽丽的词语修饰的整个文章流光溢彩。有人或许吐槽不就是堆砌了一些词汇吗? 但是看看现在孩子们写得文章,倒是满满的想堆也堆不出来的尴尬。
再说排除鸡汤与词汇的纠结,单就这本书的内容来说,倒是让我们知道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年俗习俗。比如:知道了牡丹也叫“谷雨花”、知道了喊春、知道了葱姜蒜韭菜香菜也叫“五辛菜”、还知道了惊蛰时节“祭白虎”是警惕家人不论他人是非的仪式。
知道了立春“吃春芽”“鞭春牛”、惊蛰“蒙鼓皮”“祭白虎”、春分“送春图”“唱春耕”、小满“祭三车”“去湿邪”、芒种“送花神”“煮梅子”、大暑“饮伏茶”“晒伏姜”、秋分“候南极”“吃秋菜”、寒露“钓秋边”“吃花糕”……
知道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阴盛则阳,阳盛则阴;知道了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知道了春拜东,夏拜南,秋拜西,冬拜北;知道了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知道了不但冬天有《九九歌》,夏天也有《九九歌》;也知道了气候的由来,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那些习俗就这样的固定在季节的变换里,固定在历史的记忆中。起码,我们今天知道这些,然后让心情跟上节令,回归农耕民族内心深处那一份最为淳朴、踏实的平安与喜乐。这难道不是一份悦读的欣喜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