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读后感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

作者:保罗·福塞尔

等级是什么?为什么约翰·肯尼迪在电视上看到理查德·尼克松时一脸吃惊地冲他的朋友说:“这家伙一点没档次?”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很难说清楚,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因此本书也可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在线阅读地址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名叫“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作者描述了看不见的上层、中产阶级、贫民阶层三个社会等级中人们通常的“言行举止”和其所在意的环境设施,一个等级对应着一定的生活品味,总体上构成了一个人或一个阶层所具有的“格调”。作者毫不留情的将各种生活细节披露出来,颇具讽刺意味,看这本书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和身边的人的情况,虽然这本书描写的是美国人民。

在接触到“阶级”这个词,而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的想法是“可能我确实属于某一阶层,但我一点儿也不在意。”开始读这本书,我认识到一个地方的文化仅仅通过语言去了解也只是知道了大概而已,展现出的各种生活细节,让我特别钦佩作者的观察和写作能力。边读边想,这本书某种程度上和我的思想有个碰撞,一直说自己不在乎阶级,慢慢的我想要脱离阶级,我认为理想状态是不受阶级的束缚。

同时,我也对自己产生了疑问,我不在乎的心态是不是有点阿Q精神呢?我可以逃离阶层限制吗?哪怕只是精神上面的?又或者是不是精神上面有了想望,行动上才会有希望呢?

偶尔也会幻想暴富、位高权重,但接下来也会告诉自己可能性不大,方向也不一定对,唯一让我坚定信念的是寻找对我来讲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这样可以做到“路过人间,不留遗憾”。当书中最后提出“另类”人的时候,它似乎可以满足很多和我一样的人的想法,不惧阶级差异、不在乎别人看法、脱离环境束缚、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否认有这样的人,但可能更多的是努力往这类生活方式靠拢的人吧,毕竟我们都是“社会人”,多少都会被他人影响行为和情绪。真正的脱离也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如果说要站在另一个高度来看,比如国家、群体,我会有一种陷入无知的感觉,不能从这个角度来说些什么……这也许是以后该多关注的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