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用生命换一个过往完美的幻境,你可否答应?或许你会摇头,但她们应了。在这个发生在乱世的故事里,卫国公主以身殉国,依靠鲛珠死而复生。当她弹起华胥调,便生死人肉白骨,探入梦境与回忆。以命易梦轻叹悲欢离合一场戏,黄梁之后,尚剩几何?而她与亡她国家的陈国世子一次一次于幻境中相遇,身份两重,缘也两重。对他们而言,世界的倾塌只需要那么轻轻一句话,无奈痛苦的现实,难以承受的痛,不如只求在梦中得到一个圆满。
华胥引 读后感 第(1)篇距离上一次看《华胥引》大致隔了二三年之久,但却不是第二次重阅。第一次看《华胥引》我记得是高中,那时刚看完唐七写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觉着不错,随后在书店不经意间看到了华胥引,封页上写着“唐七公子巅峰之作”云云。一口气读完,已觉悲至痛极。
纵然因为三生三世电视剧版的开播让对于唐七的争议推至风口浪尖,人人同仇敌忾,但于我而言,唐七的文笔若不是有极其扎实而深厚的古文学功底,怕是难以将这句句写意的抒情与毫不做作的过渡轻描淡写行云流水般地完美衔接。唐七对于这浮世间的纠葛予以的气度以及对于人生的豁达大约都通过君拂这样“已死之人”的角度一一着墨,透过君拂的视角来审视。字里行间夹着唐七式的幽默,笔锋一转又到了悠悠华胥引的弹奏进入扼住人人难以逃脱的情劫——宋凝是,莺哥是,卿酒酒是,慕容安是,君拂慕言更是。
人生在世,莫约不是因为执念太深,若不是为一个情字,宋凝怎会由爱转恨,一次刻骨铭心的错过使得所有一切快乐与痛苦擦肩而过,她宁可留在沈岸死了的梦境也不愿再回尘世间痛苦过;十三月莺哥怎会由被容浔抛弃后杀手般的冷血却又深情到容垣君王之爱面前化为绕指柔后,因不相信夫君就这样死去而为寻找这样的答案不惜再次以命换命;卿酒酒也想不到自己到头来自己复仇的头衔都是被欺骗的利用的,死时才明白自己早已陷入了扶桑花下公仪斐的那一句“敢问姑娘芳名?”的一见钟情里;血红千蝶纷飞中慕容安与苏珩在梦境中共度了他们的一世长安,不再去想若是选了王位便会让苏珩此生陷进孤寂的王座上再去幻想着当日铃铛大作时那一战慕容安在他怀里渐渐消失。女主君拂与男主陈国世子慕言的纠葛,穿插在这几个故事中,却很惊奇的是这样的融合自然又不唐突,一步步发展一步步见证深情。隔着生与死的距离大抵就是最难打败的吧。
唐七写的故事很妙,其中没有拖沓的过渡,一字一句惜字如金,极强画面感的写景写意。这大概就是我这么喜欢华胥引的原因——这是我认认真真看的第四遍了。人都说,一本好书看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句话我从华胥引身上得到了领会——第一遍看剧情,第二遍带着剧情看。整体,第三遍带着整体看细节,第四遍带着细节与整体再去深入感悟出作者本人在书中所表达的价值观与恰到好处的文笔。
看完。虽知结局是悲,看完依然胸口极闷。却不失为一本我爱的好书。
(人生中第一次写书评,居然是评华胥引,挺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