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超越左右激进主义 读后感

超越左右激进主义

作者:萧功秦

自中国进入改革时代以来,就存在着两种激进主义思潮,一种是要回到毛泽东时代去的左翼激进主义,另一种是主张全盘西化的自由主义的右翼激进主义,虽然它们在十年前已经逐渐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被边缘化了,然而,随着中国改革中出现的困境与矛盾日益突显,它们重新在社会上活跃起来。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进一步深化的改革,化解社会矛盾,而是固步自封,一旦改革进入锁定状态,矛盾将进一步激化,长此以往,中国有可能在左与右的激进主义——民粹主义的夹攻与冲击下,陷入严重的危机与陷阱。

超越左右激进主义在线阅读地址

超越左右激进主义 读后感 第(1)篇

很薄的一本册子,薄的就像一把匕首,直刺中国政治的核心。这本书没被封掉算是奇迹,也有幸能见证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区(虹口区)的萧功秦老前辈的功力。

邓小平先生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共产党内第一位保守实用主义派的领袖。1976年正是老左派宣告完全失败的一年,也就是这一年,邓公义无反顾的接过了保守实用主义的大旗,开始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序幕。

后面30年邓公改革开放的成绩大家早已有目共睹了,在此改革过程中,邓公以其极大的智慧和勇气,一手压住了老左派们的回归,一手又死死的堵住了新右派们民主自由化的浪潮,使得改革的巨轮始终有序而平稳的航行着。

然而,目前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邓公温和性的保守主义随着邓公的去世慢慢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左右激进主义思潮,在现实生活中慢慢重新崛起,这与中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特点有关。改革中期的现在,我们面临了五大难题。

1、威权庇护网结构与威权自利化。2、利益垄断造成的贫富两极分化。3、国富民穷与高额税收。4、“国有病”的症候。5、社会创新能力的弱化

邓公的温和保守主义的逻辑是以试错与改良的、成本低、风险小的方式,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务实理性态度,通过“高频率低强度的爆发”方式来化整为零地解决,争取从传统体制向现代民主文明体制的转变。

想法很好,最大的问题在于只有在社会比较稳定发展的情况下,温和保守主义才有可能成为社会共识的基础。如果社会矛盾积重难返、社会危机深化,在大众的焦虑感与挫折感加深的情况下,左右激进主义远比保守主义更有吸引力。这也是为何中国经济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一定的动能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经济发展失去动能,强国家弱社会的矛盾必然使得中国走向动荡,改革40年的成果可能毁于一旦,中国可能重新走向。。。

好吧,不要去想那些无用的东西了,好好祈祷在习主席的领导下,我们能够克服经济动能下降的困难局面,继往开来,开创一个更好的明天。

每天读书一小时,位卑未敢忘忧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超越左右激进主义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