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现实一种读后感

现实一种

作者:余华

《现实一种》是我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岁月留下了什么?《现实一种》里的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

现实一种在线阅读地址

现实一种读后感 第(1)篇

2019·假期

15.《现实一种》

看过余华转型后的许多小说,我认可他对于现实的书写,是真实也是透彻的;但是直到我看了他写的先锋小说,才发现这个人的笔触是如此的尖锐和狠戾,是如此的直达人心。

他们走在街上时再也看不到过去,他们只看到现在。

《现实一种》:死亡和暴力是这个世界的常态,尽管这里有着太阳,可是阳光却照不亮人性的黑暗。这里的人不是人,更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用一堆肉组成的符号。恶与丑陋被无限夸大,麻木与冷漠成为唯一的情感。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潜在的暴力因子,只是因为教育、道德、法规、修养把它束缚了起来,压制在心底某一处的盒子里,当某一天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我们也就成了山峰和山岗,只是需要一个契机。

《河边的错误》:表面上是一篇悬疑推理小说,实际上仍然具有先锋小说的内核。故事里的人都是病态的,用病态的视角叙事,展示死亡,将分尸变得不值一提。究竟疯子是疯子,还是这些正常人是疯子?少女、宏、亮、妻子给我的感觉都不正常,本来以为的正常的主角最后也变得不正常了,或许这本来就是个不正常的世界:我自以为的正常,实际上在旁人眼里就是疯狂。

《一九八九年》:文革带来的伤害不是一瞬的,而是延绵了几个世纪、几个时代。它伤害的也不仅仅是那些被错抓的人,还有这些人背后的家庭与家庭。在那个道德被扭曲、人心惶惶的十年,甚至在十年之后的十年里,忠于爱情是件稀罕事,不要因为母亲转嫁他人就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毕竟都是人心,都是人性。

她们已经身不由己了,后面那么多人推着她们,她们只能往前不能往后走了。

余华的先锋小说不像其他的注重形式、几乎没有情节,他的小说虽然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描写,但是仍然有围绕的一个核心。事实上,我觉得书写精神世界的复杂与朦胧是最考验功力的,但是余华却将我曾经感受到的那种欲言又无法言的感觉写了出来,生硬血腥暴力,阳光无法照到的阴暗面,世界的真实,在余华的小说中一览无余。

最让我深有感触的便是《一九八九年》,这是一篇记述文革对于无辜的人的伤害的故事,大量血腥的描写,让我几乎读不下去,但是那种真实的感受却又一直勾着我前进。上一次起鸡皮疙瘩还是在看《影》的时候,电影里面刀插入血肉的声音让我窒息,我却没想到文字居然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余华真的是不能小觑的作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现实一种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