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有话说 读后感

有话说

作者:崔永元

中国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回溯30年职业生涯,与你分享那些自由、勇敢表达心声的故事背后,怎么用实话实说打动人心。

有话说在线阅读地址

有话说 读后感 第(1)篇

#推荐崔永元的《有话说》#
崔叔叔说:开口之前,先听,先好好听。
都说人生如戏,但生活中的话永远都比不过戏里的对白,先听明白,才能慢慢说,才能说明白。
我们平时说话总是偶像包袱、有负担,不要因为说不出像文学家在创作时写出的妙语而自卑。因为文学创作就是文学创作,当谈话进入写作,它就背负了很沉重的责任,要负责起承转合,要负责构成事件,要负责推进情节,要负责表述人内心的想法。如果把这些压力压在一个人的日常对话上,准垮掉。
我过去在电视上看到毛主席接见外国友人,只能看到他们的嘴在动,却听不到声音。他们说的是什么?是不是像咱们普通老百姓一样说话,比如见面打招呼说“吃了吗”“路上累不累呀”。
这都是我的想象,我当时觉得自己想的肯定不对,毕竟那是国家领导人,说话怎么可能跟我们普通老百姓一样呢?直到有一次我看到了一段影像资料,我才发现原来我想的没有错。
是一段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记者斯诺的录像,是同期声,十分难得。两个人见面握手之后就坐了下来,周恩来总理先开口问:“这一趟感觉怎么样,都去了什么地方?”斯诺回答说去了杭州。周恩来总理又说:“杭州是个好地方啊。”说着又给斯诺递了一根烟,说:“抽根烟吧。”接着帮他点着,然后开始给他介绍国内的经济情况。
到了吃饭的点儿,周恩来总理拿着菜单说:“我看看今天都准备了什么菜。”又说:“不管准备了什么,你不能跟杭州比,因为杭州是个会做饭的地方,我们北方做的不如那里。”整个谈话过程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大家是不是觉得很亲切?See,放松下来,好好听,慢慢的,好好说就好了。
很多人疑问,说话不是应该有很多术吗?这样简单准把话说不好!!!这个方法很落后啊!!!
布袋和尚有一首禅诗写得极妙:“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寥寥数语,大有深意。我们可以想象诗中描绘的那个场景:一个人赤着脚站在稻田里,低头插秧时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的蓝天白云,一边插秧,一边后退,退到最后秧苗插满水田。
这是参禅的境界,也是生活中的真理,有些事情有些时候看起来是后退,实则早已经大踏步向前。
说话是有“术”的。但是“除了术,还有道”。“术”教会我们怎么把一件事情用最快的方式做成,而“道”让我们知道一件事总会有成和不成的两面,别着急,别焦虑。所有的经验都是可以分享的,你自有你独一无二的特色,但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善良。 你心怀着善良,言语就善良,善良的言语自带加持,说好话也就没有这么难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有话说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