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是一本关于暴风雨、星空和寻找的不朽浪漫小说,被全球亿万读者誉为非常值得收藏的书。在这部惊心动魄的故事里令我欣喜的是其中的高贵气概。人的弱点、自暴自弃、失落感,我们充盈于耳,今日文学太擅于揭露它们了,这才是更需要有人给我们指出的。小说并不是在讲述一段冒险失败引人同情的故事,而是在展示人类的力量。如果没有一批坚毅的先驱,夜航事业怎么会从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成熟。在小说的结尾处,面对一次夜航失败,牺牲的飞行员里维埃被作者描述为伟大的、凯旋的,“他肩负着自己沉重的胜利”。《夜航》中来自黑夜这半个世界的守夜人用他们的奋斗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是获得的过程,是对责任的承担。里维埃与飞行员们的幸福与我们日常所说的个人幸福不同,即便非常清楚每一次夜航都是生命的冒险,但是这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航空事业,为了征服黑夜而不断进行着战斗。
夜航读后感 第(1)篇虽然飞行在当下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对于百年前的人来说,那是15世纪哥伦布的航海,是个不亲历难知晓的领域,既有炫彩的光华,更有深黝的恐惧,既有超拔的喜悦,更有无常的灾难,那是人类对自然、自身的极限挑战和极致探索,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意志力。许多人穷尽一生无法接近那种感觉,难得有人有过偶尔的体验,圣埃克絮佩里时代的飞行员们却如家常便饭。他们在一次次不知终晓的开端后,在脱离尘世的轨道内的生命体验,使作为生物体的人,有了神明般的视野和胸怀(在作者另一本书《人类的大地》中有更细致全面的叙述),也有了上帝般的坚韧和力量,不仅身体离开了地面,更是意志的升腾飞舞。尽管悲痛欲绝,法比安们留给亲友、同事的却是更庄重的尊敬和更真切的对世界的热爱。那种高昂的信念,催生出不息的斗志,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战。
利维埃是航空管理者,每架飞机的每次起落都牵动着他的神经,如同父亲对孩子的责任与担忧。他深知任意的懈怠和破例都会影响队伍的纪律和精神,只能将牵挂与关爱深藏于心,独自承受无解的孤独与空寂,做出一副铁石心肠的样子。在他这里,我们发现,规范不只是僵硬的管束,也是意志力的征服。译者说,这是本集中体现尼采意志的书,确实如此,身体力行且精彩绝伦地诠释了人类意志的力量。
如同一个生命体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在与自然的对抗和融合取得极大成果的今天,个体生命本身的价值被置于顶层,而在过去漫长而艰辛的探索阶段,个体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存活,更在于对生存环境的探索和征服过程中。记得之前就苏轼与其母关于范滂的讨论中我们现代人发出的疑问:生命不能重来,为了所谓的美誉而丧失至高无上的生命,是愚蠢而残忍的思想。回到他们的时代,舍身取义是普遍的价值取向,是个体义无反顾、心向往之的生命归宿。在圣埃克絮佩里的时代,没有先进技术代替人类完成险象环生的工作,个人的生命价值便不囿于肉体的延续,而在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中得以实现。这也是这部书在百年后依然扣人心弦的所在,在当时的邮航界,一定不乏世俗的丑陋和肮脏,作者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弗洛姆说:如果后人再也看不到那些创造美好的人类形象,那么存在了长达五千年的文化就将消失,即使它的知识仍在传播并进一步发展。